[实用新型]可在模具内切除料头的塑胶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0263.5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4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毛书钢;赖连鍫;胡有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禾裕田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8;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胡柯 |
地址: | 40132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切除 塑胶 注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胶注塑模具,特别是一种可在模具内切除料头的塑胶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塑胶产品的成型过程是将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熔融后灌注到各种形状的模具内,再经过冷却固化最后形成成型产品的而过程。在塑件注塑成型过程中会产生料头,一般去除料头的方式是将成型的塑胶产品取出后由人工料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同时产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在模具内切除料头的塑胶注塑模具,能够在产品被顶出模具的同时快速精准的切除料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母模仁、公模仁、公模入子和顶出机构;所述公模仁安装在安装底座上端面,安装底座上端面固接一根设有直线滑轨的立柱,母模仁可滑动的安装在立柱上并位于公模仁的正上方,公模仁和母模仁闭合时形成注塑模腔和原料通道,母模仁顶部设有注料口,注料口与原料通道连通,所述公模入子安装在公模仁内,公模入子的顶端位于注塑模腔和原料通道的连接处的正上方,所述用于顶出塑件的顶出机构设置在公模仁的内部并位于注塑模腔和原料通道的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顶出机构包括产品顶针、料头顶针、固定板和第一驱动气缸,所述固定板位于公模仁内部,固定板与公模仁的下端面平行,产品顶针和料头顶针竖直的固定在固定板上,产品顶针位于注塑模腔的正下方,料头顶针位于原料通道的正下方,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固接在固定板的下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公模仁和母模仁所接触的表面设有耐磨层。
进一步地,所述母模仁上固接一个与立柱上的直线滑轨相适配的定位滑块,定位滑块可滑动的安装在立柱上,定位滑块上安装第二驱动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母模仁和公模仁上安装了相互配合使用的保险搭扣。
进一步地,所述公模入子上开设有供原料流通的进胶通道,进胶通道连通注塑型腔和原料通道,公模入子上还设有切刀口,切刀口位于进胶通道的上壁上并位于注塑型腔与进胶通道连接处的正上方。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1.通过在模具内部设置公模入子,实现了在顶出产品和料头的同时将产品和料头的分离,比常规的人工切除料头的方式效率高,产品质量更稳定。
2.公模仁和母模仁所接触的表面设有耐磨层,可以有效降低模具的磨损量,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3.安装在公模仁和母模仁上相互配合使用的保险搭扣使模具更稳定,具有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公模入子的正视图(左图)和右视图(右图)。
图中:1.安装底座;2.公模仁;3.母模仁;4.注塑模腔;5.原料通道;6.注料口;7.立柱;71.直线滑轨;72.定位滑块;73.第二驱动气缸;8.顶出机构;81.固定板;82.产品顶针;83.料头顶针;84.第一驱动气缸;9.公模入子;91.进胶通道;92.切刀口;10.保险搭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禾裕田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禾裕田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02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层型芯结构
- 下一篇:LED灯罩成型模具的导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