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布线绑扎辅助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0110.0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5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仁;李冰剑;李勇军;李子旺;赵庆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0 | 分类号: | H02G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13120 | 代理人: | 王荣君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线 绑扎 辅助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线工具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布线绑扎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现代企业中,随着标准化的开展和精益管理的实施,对设备的安装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粗放的布线方式,布线散乱,难以识别,导致后期维护困难。现代的布线方式要求,将导线分类捆扎,使导线整齐、规范,易于识别,便于后期维护。
现在,导线布线一般由人工完成。布线时,操作者先分别将多根电线捋直,然后将多根电线按照相序、颜色或者其他布线要求分成多组,最后分别绑扎。布线过程中操作者面对大量的导线,需要重复上述步骤,费时费力,操作繁琐,容易出现导线扰相、错位。而且当导线分组较多时,将导线分组会变得很难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化布线绑扎操作,布线效率高,不易出错的布线绑扎辅助工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布线绑扎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和依次设置于背板上的归拢部分、分组部分和收线部分;归拢部分包括归拢槽;分组部分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分组槽;收线部分包括收线孔;归拢槽、并排设置的多个分组槽和收线孔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多个分组部分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归拢部分、分组部分和收线部分为三层依次平行设置的板状结构。
进一步的,单个分组部分的分组槽的数量为三个、四个或五个。
进一步的,分组部分为两个以上,且相邻分组部分上的分组槽数量不同。
进一步的,分组部分为两个以上,且相邻分组部分的分组槽错位设置。
进一步的,归拢槽、分组槽和/或收线孔设置有防刮结构。
进一步的,还包括归拢槽盖板,归拢槽盖板封盖于归拢槽。
进一步的,还包括分组槽盖板,分组槽盖板封盖于分组槽。
进一步的,背板上设置有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布线时仅需要将导线的一端按使用要求穿过布线绑扎辅助工具,之后将布线绑扎辅助工具沿导线滑动,导线依次被归拢槽收拢,被分组槽分组,最后被收线孔将多组导线收成一股线束,最后人工进行绑扎。简化了布线绑扎操作,提高了布线效率,使布线不容易出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布线绑扎辅助工具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布线绑扎辅助工具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布线绑扎辅助工具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布线绑扎辅助工具的第四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布线绑扎辅助工具的第五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布线绑扎辅助工具的第六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中:1-归拢部分、11-归拢槽、12-归拢槽盖板、2-分组部分、21-分组槽、22-分组槽盖板、3-收线部分、31-收线孔、4-背板、41-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6所示,一种布线绑扎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4和依次设置于背板4上的归拢部分1、分组部分2和收线部分3;所述归拢部分1包括归拢槽11;所述分组部分2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分组槽21;所述收线部分3包括收线孔31;所述归拢槽11、并排设置的多个所述分组槽21和所述收线孔31相对设置。布线时仅需要将导线的一端按使用要求穿过布线绑扎辅助工具,之后将布线绑扎辅助工具沿导线滑动,导线依次被归拢槽11收拢,被分组槽21分组,最后被收线孔31将多组导线收成一股,最后人工进行绑扎。简化了布线绑扎操作,提高了布线效率,使布线不容易出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01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