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肩胛颈骨折固定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99193.6 | 申请日: | 2016-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6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 发明(设计)人: | 郭颖彬;曾梅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颖彬;曾梅玉 |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5205 | 代理人: | 陈云川 |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肩胛 骨折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肩胛颈骨折固定件。
背景技术
肩胛骨也叫胛骨、琵琶骨,位于胸廓的后面,介于第2~7肋之间,为三角形扁骨。肩胛骨包括两个面、三个角和三个缘,其中前面为肩胛下窝,是一大而浅的窝;后面有一横行的骨嵴,称肩胛冈,冈上、下的浅窝,分别称为冈上窝和冈下窝,肩胛冈的外侧扁平,称肩峰,外侧角肥厚,有梨形关节面,称关节盂;上角和下角位于内侧缘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平对第2肋和第7肋,可作为计数肋的标志;内侧缘长而薄,对向脊柱,外侧缘肥厚,对向腋窝。肩胛骨、锁骨和肱骨构成肩关节,肩胛骨位于背部的外上方,肩胛骨前面微凹,后面有一向外上的高嵴,称为肩甲冈,其外侧端称肩峰,是肩部的最高点。
肩胛颈位于关节盂的内侧,与肩胛冈根部相移行,具有维持关节盂正常位置和传导应力的作用。肩胛颈狭窄,骨质薄弱,易骨折,其稳定性依靠三柱的完整性,若骨折被漏诊,易造成骨折畸形愈合,可导致孟肱关节不稳定或脱位,肩胛颈骨折占肩胛骨骨折的21%~44%。肩胛颈骨折的愈合,与手术良好复位与固定有密切关系,内固定治疗的可选择材料种类比较多,如:重建钢板、T形钢板、异形钢板、跟骨钢板以及克氏针、钢丝、可吸收与不可吸收螺钉等。但涉及的钢板需要在术中根据肩胛骨外形将钢板进行弯曲、扭转、剪除等塑型处理,这样造成手术操作过程复杂繁琐,而且在锁螺钉时,螺钉会垂直打入盂肱关节,影响盂肱关节的正常活动,目前还未有一种能够较好地对肩胛颈的骨折部位进行敷贴和固定的骨折钢板。
由此,本案针对肩胛颈自身特点,研究出一种适用于肩胛颈骨折的骨折固定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肩胛颈骨折固定件,能够较为理想地对肩胛颈的骨折部位进行敷贴和固定,减少手术时间和手术风险,保证骨折手术的安全性,且在固定时能够避免螺钉进入盂肱关节,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有利于骨折部位较好的恢复。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肩胛颈骨折固定件,包括与肩胛颈的解剖学形态相匹配的固定件本体,所述固定件本体包括相互弯折连接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肩胛颈相敷贴,所述第二固定件与肩胛骨的外侧缘相敷贴,所述第一固定件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固定件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30°~35°,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中轴线之间的角度β为150°~160°,所述第一固定件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2~3个锁定螺孔,所述第二固定件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4~6个锁定螺孔,以所述固定件本体远离肩胛骨的下角的一端为近端,以所述固定件本体靠近肩胛骨的下角的一端为远端,所述第一固定件上的各个锁定螺孔的螺纹面沿着螺钉插入的方向逐渐向近端倾斜30°~45°,且所述第一固定件上的各个锁定螺孔的螺纹面沿着螺钉插入的方向逐渐向肩胛骨的内侧倾斜30°~40°,所述第二固定件上的各个锁定螺孔的螺纹面与所述第二固定件所在的平面相垂直。
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呈板状。
所述第一固定件的长度为2~3cm,所述第二固定件的长度为 5~10cm。
所述第一固定件通过一呈圆柱形的可扭转弯曲变形的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所述连接部与肩胛骨外侧缘和肩胛颈之间的交界处相敷贴。
所述连接部的长度为1~2cm,所述连接部的直径为2.5~3mm。
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至少一节柱状支链,各节所述柱状支链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相邻的所述锁定螺孔之间,使得所述第一固定件呈链状。
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多节柱状支链,各节所述柱状支链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件的相邻的所述锁定螺孔之间,使得所述第二固定件呈链状。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肩胛颈骨折固定件,将固定件本体安放于肩胛骨位置处,调整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位置,让第一固定件与肩胛颈相敷贴,第二固定件与肩胛骨的外侧缘相敷贴,连接部与肩胛骨外侧缘和肩胛颈之间的交界处相敷贴,并且,第一固定件所在的平面与第二固定件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30°~35°,第一固定件的中轴线与第二固定件的中轴线之间的角度β为150°~ 160°,使得固定件本体与肩胛颈的解剖学形态相匹配,从而使得固定件本体更好地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保证骨折手术的安全性。同时,第一固定件上的各个锁定螺孔的螺纹面沿着螺钉插入的方向逐渐向近端倾斜30°~45°,且第一固定件上的各个锁定螺孔的螺纹面还沿着螺钉插入的方向逐渐向肩胛骨的内侧倾斜30°~40°,这样能够避免螺钉进入盂肱关节,从而也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有利于骨折部位较好的恢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颖彬;曾梅玉,未经郭颖彬;曾梅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91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