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安装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98203.4 | 申请日: | 2016-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0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 发明(设计)人: | 董新伟;谷海波;陈丽平;李晓波;吕康飞;陈传清;陈嵩;谷海涛;杨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横琴鲲鹏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H02B1/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安装 静止 无功 补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很成熟的FACTS装置,其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电力系统的负荷补偿和输电线路补偿(电压和无功补偿),在大功率电网中,SVC被用于电压控制或用于获得其它效益,如提高系统的阻尼和稳定性等;这类装置的典型代表有: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和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静止无功补偿器在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一般的静止无功补偿器安装的不够稳定,容易影响运行的效果,甚至会导致危险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具备能够将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内部零件安装的更加稳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不安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包括补偿装置总成,所述补偿装置总成包括四个补偿装置单体相互连接组合而成,所述补偿装置单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支撑腿,所述补偿装置单体的内腔中固定连接有三个安装板,且三个安装板将补偿装置单体的内腔均匀分割成四个相同的安装室,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隔板,所述补偿装置单体顶板的内侧壁和安装板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安装室两侧的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补偿装置单体的一侧通过转轴铰接有柜门,所述柜门的外表面开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下侧设置有把手,且四个补偿装置单体上设置的结构都相同,且相邻的两个补偿装置单体的柜门的安装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接线板,所述接线板和安装板的外表面均开设有相连通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接线孔,且每个接线孔的外侧均设置有密封套,所述补偿装置单体两两之间均通过接线孔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套包括最底层的安装座,所述密封套通过安装座上的限位孔与补偿装置单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卡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补偿装置单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安装板、连接板和接线板,能够将补偿装置单体的内部结构分开安装,有利于保持电器元件的稳定,而且通过隔板将每个元件分隔开,还方便了补偿装置单体内部的散热,而且方便元件的安装和拆卸,并且方便对元件进行检修,可以节省时间,使用更加安全方便,而且将补偿装置总成分成多个补偿装置单体,方便将补偿装置总成进行运输和安装,安装更加方便,而且通过固定板上的接线孔将每个补偿装置单体进行连接,可以保证补偿装置总成运行的稳定。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相邻的两个补偿装置单体的柜门的安装方便相反,可以将相邻的两个补偿装置单体同时打开,方便将内部元件进行安装和检修,有利于线路之间的连接,避免出现接线错误,保证使用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接线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密封套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补偿装置总成、2补偿装置单体、3连接板、4固定板、5观察窗、6把手、7转轴、8安装室、9隔板、10支撑腿、11柜门、12安装板、13接线板、14接线孔、15密封套、151安装座、152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横琴鲲鹏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横琴鲲鹏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82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织机的低惯量后梁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速打纬起毛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