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塞式蓄能器低温性能试验冷却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7907.X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3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麟;谭久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凌峰航空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02 | 分类号: | F15B1/02;F15B11/08;F15B13/04;F15B2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83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蓄能器 低温 性能 试验 冷却 循环系统 | ||
1.一种活塞式蓄能器低温性能试验冷却循环系统,包括从油箱(17)到制冷系统(20)再到油箱(17)形成的冲洗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冲洗循环系统中,在被测作动筒进出油口并联管路的第一两两并联无杆腔高压球阀(25)、有杆腔高压球阀(26)及其同路串联的第二两两并联无杆腔通油高压针阀(11)中,有杆腔通油高压针阀(12)通过同路并联管连通试验用O型电磁换向阀,试验用O型电磁换向阀串联冷却用Y型中位电磁换向阀(30),冷却循环连通制冷系统(20),形成充分冷却有杆腔和无杆腔所在油路的自冷却循环回路,在第一两两并联无杆腔高压球阀(25)、有杆腔高压球阀(26)与第二两两并联无杆腔通油高压针阀(11)、有杆腔通油高压针阀(12)的并联管路之间分别并联有联通系统温度传感器(15)的并联管路的第三两两并联有杆腔冷却高压针阀(27)、无杆腔冷却高压针阀(28),第一两两并联无杆腔高压球阀(25)、有杆腔高压球阀(26)通过三通阀连通第三两两并联有杆腔高压针阀(27)、无杆腔冷却高压针阀(28)组成油液冷却循环的通道;有杆腔高压针阀(27)、无杆腔冷却高压针阀(28)产生的液压信号通过系统温度传感器(15)送入于操作面板; Y型中位电磁换向阀(30)用于冷却循环时,将无杆腔高压球阀(25)、有杆腔高压球阀(26)所在管路联通,充分冷却无杆腔通油高压针阀(11)和有杆腔通油高压针阀(12)所在油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蓄能器低温性能试验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压力油口经过制冷系统(20)流经制冷系统的油液与制冷系统产生热交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蓄能器低温性能试验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试验用O型电磁换向阀(10)一路通过冷却用的Y型中位电磁换阀(30)连通制冷系统(20),另一路通过管道连接换热器(24)和静压卸压高压针阀(1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塞式蓄能器低温性能试验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器(24)通过管道上的旁路管道连接溢流阀(21),溢流阀(21)并联在单向阀(14)与蓄压器低压电磁球阀(22)之间,蓄压器低压电磁球阀(22)通过单向阀(14)并联蓄压器低压电磁球阀(22),组成通过蓄压器通油高压针阀(13)和蓄压器高压球阀通向被测蓄压器(9)的并联回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蓄能器低温性能试验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试验用O型电磁换向阀(10)分别通过平行管路无杆腔通油高压针阀(11)串联的无杆腔高压球阀(25)、有杆腔通油高压针阀(12)串联的有杆腔高压球阀(26)连接被测作动筒(4)的无杆腔和有杆腔,驱动无杆腔进油推动作动筒活塞杆伸出,有杆腔进油推动作动筒活塞杆缩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蓄能器低温性能试验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试验用O型中位电磁换向阀(10)的回油口通过有杆腔通油高压针阀(12)管道旁路连接的有杆腔静压高压针阀(5),经静压卸压高压针阀(18)连接换热器(24),系统回油管路油液通过有杆腔静压高压针阀(5)输出端旁接管道连接的蓄压器静压高压针阀(8)、蓄压器卸压高压针阀(16)回到油箱(17)。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蓄能器低温性能试验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试验用O型电磁换向阀(10)一路通过冷却用的Y型中位电磁换阀(30)连通制冷系统(20),另一路通过管道连接换热器(24)和静压卸压高压针阀(18),换热器(24)通过管道上的旁路管道连接溢流阀(21),在单向阀(14)与蓄压器低压电磁球阀(22)之间,通过单向阀(14)并联蓄压器低压电磁球阀(22),组成通过蓄压器通油高压针阀(13)和蓄压器高压球阀通向被测蓄压器(9)的并联回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蓄能器低温性能试验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蓄压器低压电磁球阀(22)出口设一单向阀(14),通过单向阀(14)旁接管道并联蓄压器高压电磁球阀(23),蓄压器高压电磁球阀(23)输入端经蓄压器低压电磁球阀(22)输入端并联接点连接系统压力传感器(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凌峰航空液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凌峰航空液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790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汇流电梯及其调度优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车载计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