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齿轮工件用压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6060.3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6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唐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展瑞汽车配件厂 |
主分类号: | B23F23/06 | 分类号: | B23F2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0125 | 代理人: | 宫兆斌 |
地址: | 4026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工件 压紧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齿轮工件用压紧结构。
背景技术
齿轮是汽车运动中的核心传动部件,其加工质量的优劣对汽车总成乃至整车的振动噪声以及可靠性均会带来直接影响。在齿轮加工过程中,为实现滚刀与工件之间稳定的齿形共轭,则需对工件予以定位处理。目前,通常是将待加工的工件放置于下定位座上,再通过设置在上定位座的顶针作用于工件中部的通孔以将工件压紧在下定位座上。而顶针施加给工件的压力则会直接影响工件的稳定性,进而会影响工件加工的精度。
在现有的滚齿机中,顶针对工件的压紧力多是通过下移上定位座进行调节,也即,通过控制顶针下移的位置来对工件施加不同的压紧力,而位置的控制多是通过操作人员的经验来提前设定。在加工不同型号的工件时,操作人员需根据工件的型号对顶针的落脚位置进行对应地评估及设定。在对同一型号的工件进行加工时,由于批量工件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尺寸误差,因而,顶针则极有可能出现移动过度或者移动不足的情况,对于前者,顶针对工件的压紧力过小,无法稳定地定位工件;对于后者,顶针对工件的压紧力过大,则又会损伤工件或者使工件发生变形,而损伤工件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齿轮工件用压紧结构,通过调整调节件相对活动座的位置即可有效控制顶针对工件的顶紧力。具有操作简便、运行可靠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齿轮工件用压紧结构,包括顶针和可限制顶针下行程的支撑组件,顶针可相对支撑组件向上移动;
顶针的下端依次贯穿支撑组件的上下端面,且位于支撑组件下方;
支撑组件上端设置有活动座,活动座中部设置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一中空区域,第一中空区域内横向设置有与活动座固连的支撑盘,支撑盘将第一中空区域划分为上腔区域和位于上腔区域下方的下腔区域,支撑盘的中部设置有与顶针同轴设置的通口,通口贯穿支撑盘的上下端面;
上腔区域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活动块、活动盘及与活动座螺纹连接的调节件,活动块与活动盘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上下两端分别作用于活动盘和活动块使得:活动盘的上端与调节件的下端相抵接,活动块的下端穿过通口与顶针的上端相抵接。
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组件用于承载整个压紧结构的动能负荷;顶针用于作用工件中部的通孔以将工件压紧在下定位座上。本实用新型应用时,支撑组件滑动设置在立柱上,立柱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组件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在零位状态时,活动块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与顶针相抵接,并使顶针处于最低位的状态,也即处于相对支撑组件的下行极限位置上。将工件放置于下定位座上,再启动驱动机构使其控制支撑组件向下移动,在顶针的下端与工件的上端接触时,随着支撑组件的下移,工件则会逐步给予顶针向上的作用力,该作用力会使得顶针通过活动块逐步压缩弹性件。根据力的相互性,弹性件被压缩的这部分弹性力则是对工件的顶紧力。可见,控制弹性件的压缩量即可对工件的顶紧力进行有效控制,具体地,转动调节件使其位于较高位置,这时,由于扩大了弹性件的容纳区域,可使弹性件的弹性形变较小,这样,当工件反向作用顶针使其上移时,弹性件对工件的顶紧力则相对较小;反向转动调节件使其位于较低位置,由于较大地压缩了弹性件的容纳区域,可使弹性件发生较大的弹性形变,因而,当工件反向作用顶针使其发生相同的位移量时,弹性件对工件的顶紧力则相对较大。其中,对顶针向上位移量的把控,则等同于对支撑组件下移量的把控,它可通过驱动机构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中,在对不同型号的工件进行处理时,通过调整调节件相对活动座的位置即可有效控制顶针对工件的顶紧力。即使同一型号的工件中有误差存在,弹性件也可较好地吸收该误差所造成的冲击力,从而减少对工件的损坏。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便、运行可靠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外支撑座和与外支撑座同轴设置的内支撑座,外支撑座具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二中空区域,内支撑座位于第二中空区域内且与外支撑座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组件设置有外支撑座和内支撑座,外支撑座用于实现与立柱的上下移动配合,同时,也用于实现对内支撑座的支撑;内支撑座用于与顶针相匹配,并实现对顶针的安装。如此设置,可在节省生产成本的基础上,便于根据不同型号的工件更换顶针及与之配套的内支撑座。
为实现支撑组件对顶针下行程的限制,进一步地,所述内支撑座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三中空区域,第三中空区域的截面呈T字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展瑞汽车配件厂,未经重庆展瑞汽车配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60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