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用巷道风动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5917.X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9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许德芳;赵明星;邢红岩;田俊生;朱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德芳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E21F1/06;E21F1/08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4108 | 代理人: | 张筱莉 |
地址: | 037004 山西省大***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巷道 风动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动除尘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矿用巷道风动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粉尘是指在煤矿开拓、掘进、回采和提升运输等生产过程中产生,并能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岩石和煤炭的细微颗粒,也简称为矿尘。煤矿粉尘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煤尘的自燃性和爆炸性、职业危害、降低了工作场所的能见度、加速机械磨损。现有除尘方法有:在回采工作面进行煤层注水、喷雾洒水降尘、建立合理的通风除尘系统、健全严格的检查管理制度、个体防护等。现有的除尘方法一般采用传统风扇,传统风扇需要通过供电风机带动叶片旋转,一方面需铺设电缆,操作及维护都比较复杂,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影响现场工作人员的听力;传统风扇使用叶片割风,通过切割空气来推动气流,这股空气流吹向人体时会产生有剧性的风感冲击,不平稳,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除尘效果好、安全且操作简单的矿用巷道风动除尘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矿用巷道风动除尘装置,由至少一组装置组成,每组装置由一个圆柱形基座连接两侧的出风框组成,所述基座底部的基座进风口通过基座底部三通与进风管一端连接,进风管另一端与巷道主压风管连接,基座底部的基座出风口与排风管的一端连接,排风管另一端与三通的第一端连接,三通的第二端与进水管的一端连接,第三端与雾化水幕管连接,雾化水幕管位于除尘网的顶部,进水管另一端与巷道供水管连接;在基座内中央设有横轴,横轴的中间设有动力风叶,两侧设有反向的涡轮增压风叶,动力风叶和涡轮增压风叶之间设有隔板,在基座两侧的外壳上设有与涡轮增压风叶匹配的涡轮增压风叶进风孔;所述出风框的外侧设有出风框出风口,在出风框出风口后侧设有除尘网;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水量控制阀;所述进风管上设有风量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框由出风框进风口连接壳体组成,所述壳体中央呈中空状,外围由椭圆外壳体和椭圆内壳体组成,所述内壳体内嵌在外壳体内,使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出风框导向腔,在外壳体后侧上至少设有两个出风框出风口。
优选的,在出风框外壳体顶部设有与巷道顶板连接的连接板,便于固定风动除尘装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除尘网底部设有粉尘导流槽,所述粉尘导流槽呈倾斜状,在粉尘导流槽低端部设有垂直导流槽,所述垂直导流槽底部通向巷道一侧的粉尘收集池内。
优选的,所述除尘网与出风框之间间距为20cm,更好地吸收远端的粉尘空气。
优选的,所述每组装置的宽度和高度一致,便于设置除尘网的高度和宽度。
优选的,所述除尘网的宽度大于风动除尘装置的宽度10cm,高度大于风动除尘装置的高度10cm,使除尘网能将风动装置后侧所有粉尘都除掉。
优选的,所述涡轮增压风叶进风孔沿圆周均匀分布,且水平间距相等,使风流均匀地进入基座内,防止风力大小不均匀损坏基座。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水量控制阀、水量逆止阀、水量压力表;所述进风管上设有风量控制阀、风流逆止阀、风量压力表;在排风管上设有风流逆止阀、风量压力表、泄压阀,便于对风量、水量进行控制,使除尘效果达到最佳。
进一步地,在巷道内有可取电源,所述风量控制阀还可以设为风量控制电磁阀,通过继电器与粉尘浓度监测仪连接,水量控制阀还可以设为水量电磁控制阀,通过继电器与粉尘浓度监测仪连接,通过粉尘浓度监测仪监测粉尘的浓度来控制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实现无人操作的全智能化控制。
在巷道内无可取电源,该装置使用手动控制阀,依靠人工操作实现开启与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德芳,未经许德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59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灭火注氮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塌孔瓦斯抽放管及其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