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用恒温沐浴节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5548.4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0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张亦晨;李付鹏;宋星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H1/18 | 分类号: | F24H1/18;F24H9/00;F24H9/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310018***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恒温 沐浴 节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家用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器烧水温度可以达到一固定值,但是在使用热水器时,热水通过一管道与自来水相混合,需要手动调节水温从而达到适宜的温度,在调水的过程中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在长距离供水时,管道内留存的冷水或加热过程产生的低温水会被迫排掉,从而造成浪费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家用恒温沐浴节水系统,解决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家用恒温沐浴节水系统,包括一热水器,所述热水器内设有一加热水箱,所述加热水箱通过一出水管与一具有冷热水混流功能和水量调节功能的混流阀的热水连接头连通,构成热水通道;
所述混流阀的冷水连接头连通自来水管,构成冷水通道;
所述混流阀的混合水出口连通花洒,构成混合水通道;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第一输水管与所述热水通道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二输水管与所述冷水通道或所述加热水箱连通。
通过水泵来控制热水通道内留存的冷水或加热过程产生的低温水流向冷水管,使得冷水得到充分的利用,不产生浪费的现象。
所述热水通道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混合水通道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均连接一信号处理系统,所述信号处理系统连接所述水泵的控制系统。
水泵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热水温度值与混合水温度值来控制开关,当热水温度小于一设定值时,控制热水经过水泵流向冷水通道或者加热水箱。
所述热水连接头的侧壁上开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固定有所述第一输水管。不用对水管之间进行拼接,拆装更加方便。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是离热水器较远的热水管内的温度,第一开口处的水经过了足够的冷却,测得的温度更精准。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混流阀固定在一壳体上,位于所述壳体的下部,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一中空腔,所述水泵位于所述中空腔内;
所述混流阀的热水连接头的进水口从所述壳体的左侧壁伸出,所述混流阀的冷水连接头的进水口从所述壳体的右侧壁伸出,所述混流阀的混合水出口从所述壳体位于下方的侧壁上伸出;
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输水管均位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冷水连接头的侧壁上开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上固定有所述第二输水管,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输水管也均位于所述壳体内。
壳体将混流阀和水泵进行了一体化,可以进行独立包装生产,并且拆装过程更加方便。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热水器设有一加热器壳体,所述加热水箱位于所述加热器壳体内,所述水泵位于所述加热器壳体内,所述水泵在所述加热水箱的下方;
所述第二输水管的出水口伸入所述加热水箱内。将加热水箱与水泵进行了一体化,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在热水器内部,拆装方便,方便进行独立生产。
所述第一输水管螺旋状环绕在所述出水管外。出水管内经过的热水对第一输水管内经过的冷却水有一定的加热作用,充分利用了热能,节约能源。
所述温度传感器外部套有一保护管,所述保护管为采用绝缘材料的绝缘保护管。防止温度传感器与水进行接触造成电路。
所述信号处理系统连接一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至少两个按键。按键用于设定水温。
所述信号处理系统还连接一无线通信模块。可以无线控制水泵、出水阀与电子阀的开关,非常智能方便。
所述出水管内部涂有一层保温涂层。增加热水通道内的水冷却的时间,起到保温的作用。
所述保温涂层是以锌为材料的锌涂层。相比较于其他的保温涂层,锌离子还有助于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对人体有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2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55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