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漏电监测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4358.0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5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宋宏伟;袁平;俞伟;陈东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方大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1 | 代理人: | 姚宇吉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电 监测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漏电监测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市政照明灯具一方面给夜间行人带来了很大地便利、提升了城市品位,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灯杆带电、箱座漏电、路灯电缆漏电事件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路灯灯杆及线路漏电而引起的触电事故造成上百人死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连路灯检修人员的触电事故也时有发生,管理部门对可以防止或预警漏电事故及人身触电事故的设备需求越来越迫切。
灯杆漏电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灯杆内的电缆绝缘层老化与灯杆搭火;有的是电气光源不合格,如镇流器被击穿导致灯杆带电,或者电线接线端子烧毁造成灯杆带电;还有是由于人为破坏造成的灯杆带电;最后是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的灯杆带电,如雷雨,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
灯杆漏电事故多数发生在雨天潮湿天气,尤其是多雷雨的夏季。这一方面是由于夏季高温,路灯设施运行在较高的温度和湿度下,电缆绝缘层容易老化击穿而导致灯杆漏电;另一方面是由于夏季人们衣物减少,如普遍的短袖、短裤和凉鞋,裸露的皮肤容易接触到灯杆金属带电部分,鞋子裸露的人体和大地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而冬春季节由于鞋子的良好绝缘即使触电也很少造成人员死亡事故。
现阶段对于路灯漏电防护措施一般为加装漏电保护器、路灯系统设计为更安全的TN-S系统、优化路灯接线方式、选用优质的路灯、在恶劣天气采取紧急措施,这些措施的确大大降低了触电事故发生,但全部路灯都按照如上措施改造显然很难实行,特别是加装漏电保护器后,漏电保护器不稳定,在漏电流并没有达到事故的等级时可能乱跳,而且跳闸后必须人工推闸,无法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漏电监测报警系统,将线路的漏电流数据和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执行报警动作,相对漏电保护器而言更稳定,减少了误动作,易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漏电监测报警系统,包括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获取线路的漏电流数据;
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将获取到的线路的漏电流数据和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根据线路的漏电流数据和预设的阈值比较的结果,执行报警动作。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报警模块将获取到的线路的漏电流数据和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线路的漏电流数据大于预设的阈值,则切断所述线路。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报警模块将获取到的线路的漏电流数据进行储存,将历史储存的线路的漏电流数据和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历史储存的线路的漏电流数据大于预设的阈值,则进行报警提示。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检测模块用于获取干路的漏电流数据和支路的漏电流数据。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检测模块包括零序互感器。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零序互感器分别被设置在线路的干路和各支路上。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报警模块包括漏电检测设备和集中控制器。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预设的阈值的数值可调。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电监测报警系统,将线路的漏电流数据和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执行报警动作,相对漏电保护器而言更稳定,减少了误动作,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电监测报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漏电监测报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漏电监测报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漏电监测报警系统的框图。
附图标记
100、检测模块;200、报警模块;201、集中控制器;202、漏电检测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漏电监测报警方法,包括步骤S100和步骤S200。
在步骤S100中,获取线路的漏电流数据。
在步骤S200中,将获取到的线路的漏电流数据和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根据线路的漏电流数据和预设的阈值比较的结果,执行报警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方大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方大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43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SPLED贴片连接结构及电路板
- 下一篇:一种复合材料箱式梁试验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