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电动钢轨肥边打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3766.4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9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许国兴;张维平;朱军;代玉瑞;石作良;廖永晖;吴鹏云;刘瑞清;潘春玫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31/17 | 分类号: | E01B31/17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 | 代理人: | 郭海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电动 钢轨 打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轨路线养护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式电动钢轨肥边打磨机。
背景技术
钢轨肥边打磨机是铁路系统进行钢轨路线养护的重要设备之一,主要解决钢轨产生肥边后造成假轨距现象,从而影响钢轨路线的几何尺寸、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现有的钢轨肥边打磨机结构复杂,体积大,重量偏重,携带不方便,且动力是柴油或汽油发动机,冬天天气冷时,难以发动,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轻便且易驱动的便携式电动钢轨肥边打磨机,以提高钢轨肥边的打磨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电动钢轨肥边打磨机,包括机架,机架顶部两端设有扶手,机架上设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上连接动力机构,动力机构上连接砂轮;行走机构包括沿钢轨方向的前后行走机构和上下行走机构,其中前后行走机构为固接在机架底部两侧的滚轮,上下行走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底部两个滚轮之间的固定块,固定块上固接滑道,该滑道上与滑道水平方向设有滑块,滑块上远离滑道一侧设有连接块,连接块顶部通过螺纹连接螺杆,螺杆顶部连接手轮;动力机构为电机,与上下行走机构中的滑块固接,电机主轴上连接砂轮。
上述扶手底部设有套筒,套筒可转动连接在机架上,套筒与机架上部通过螺栓与蝶型螺母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完毕后可不借助其他工具徒手卸下螺栓和蝶型螺母便可将扶手折叠起来,进一步减小了整个装置的体积,以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轻便,体积小,便于携带;采用电机驱动,使用过程不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易于驱动,钢轨肥边打磨效率高,工作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1、机架;2、扶手;3、行走机构:3-1、滚轮;3-2、固定块,3-3、滑道,3-4、滑块,3-5、连接块,3-6、螺杆,3-7、手轮;4、动力机构;5、砂轮;6、套筒;7、螺栓;8、蝶型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便携式电动钢轨肥边打磨机,包括机架1,机架1顶部两端设有扶手2,机架1上设有行走机构3,行走机构3上连接动力机构4,动力机构4上连接砂轮5;扶手2底部设有套筒6,套筒6可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套筒6与机架1上部通过螺栓7与蝶型螺母8固定连接;行走机构3包括沿钢轨方向的前后行走机构和上下行走机构,其中前后行走机构为固接在机架1底部两侧的滚轮3-1,上下行走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1底部两个滚轮3-1之间的固定块3-2,固定块3-2上固接滑道3-3,该滑道3-3上与滑道水平方向设有滑块3-4,滑块3-4上远离滑道3-3一侧设有连接块3-5,连接块3-5顶部通过螺纹连接螺杆3-6,螺杆3-6顶部连接手轮3-7;动力机构4为电机,与上下行走机构中的滑块3-4固接,电机主轴上连接砂轮5。
使用时,手握扶手2使滚轮3-1沿钢轨前进,遇到需要打磨的肥边时转动手轮3-7,手轮3-7通过固接在螺杆3-6上的连接块3-5带动滑块3-4沿滑道3-3向下滑动,滑块3-4带动与之连接的电机也向下运动;开启电机,使其带动砂轮5转动,将肥边打磨齐整;使用完后毕后,徒手转动蝶型螺母8的蝶型部位,卸下蝶型螺母8和螺栓7,同时转动套筒6将扶手折叠起来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37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