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丝印局部烫金烫银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3360.6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1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鞠进元;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鸿元展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32;B32B27/36;B32B33/00;B32B37/26;B41M1/12;B41M1/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66 | 代理人: | 马思敏,王正君 |
地址: | 20181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丝印 局部 烫金 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以及标签的制作工艺和应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丝印局部烫金烫银标签,所述标签可以同时实现印刷内容和烫金烫银的技术效果。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服装标签制作中,在一张标签上只能印刷颜色或只能实现烫金烫银效果。为实现烫金烫银效果,需要外购满底的烫金烫银金属膜来,成本较高,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烫金烫银标签可以同时实现印刷内容和烫金烫银效果,而且也可以单独实现烫金烫银效果,成本较低,弥补市场的空缺,使标签色彩和效果更加丰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局部烫金烫银标签,所述的标签自上而下层叠,包括:
(a)面材层;
(b)离型层;
(c)印刷内容层;
(d)油墨层;
(e)镀铝层;
(f)树脂层;
(g)胶粘层;
其中,所述的面材层是可剥离的;
并且所述的油墨层为局部印刷层,包括油墨印刷区和油墨未印刷区,其中所述镀铝层位于所述的油墨印刷区;
并且所述标签设有烫金烫银部,而且在所述的烫金烫银部的层状结构中设有镀铝层以及对应于所述油墨印刷区的油墨层;而所述标签在烫金烫银部之外的区域的层状结构中不设有镀铝层。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镀铝层与所述的油墨层的油墨印刷区互相完全重叠。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标签还包括承载基材层,所述的承载基材层一个表面设有硅油,并与所述的胶粘层粘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面材层的面材包括: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膜、聚乙烯塑料膜和/或聚丙烯塑料膜。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面材层的厚度为30-150μ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离型层的离型剂为热撕离型剂或冷撕离型剂。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油墨层的油墨是水溶性的。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镀铝层的厚度为3-8μ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树脂层的树脂为白色树脂或弹性树脂。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树脂层的厚度为10-15μ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白色树脂为丝网印刷250目或150目水性白色树脂油墨。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弹性树脂为丝网印刷150目或100目水性光油树脂油墨。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胶粘层的胶粘剂厚度为20-50μ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胶粘层的胶粘剂厚度为30-40μ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胶粘剂为丝网印刷100目或60目胶水。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局部烫金烫银标签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
(i)提供一透明膜料作为面材层,并在膜料的一个表面施涂离型剂,形成离型层,将带有离型层的膜料作为备用材料;
(ii)在上述备用材料的离型层上印刷颜色和/或图文内容,从而形成印刷内容层;
(iii)在所述印刷内容层上局部印刷水溶性油墨,从而形成油墨层,所述油墨层包含印刷区和未印刷区;
(iv)在步骤(iii)的基础上进行镀铝,形成镀铝层;
(v)在步骤(iv)的基础上进行水洗,将油墨层未印刷区的镀铝层部分清洗掉,从而只在油墨层印刷区留下镀铝层,实现局部烫金烫银效果;
(vi)印刷高遮盖白或弹性树脂,形成树脂层;并且印刷热熔胶水或胶粉,从而形成胶粘层;和
(vii)上述胶粘层与带有硅油的承载基材覆合,从而形成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局部烫金烫银标签。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制品上粘附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局部烫金烫银标签的方法,该发明包括步骤:
(i)提供一种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局部烫金烫银标签;
(ii)剥离带有硅油的承载基材;
(iii)施加压力将剩下部分通过胶粘层与制品接触的方式使之粘附于制品上;和
(iv)剥离面材层,从而在制品上完成粘附具有印刷内容和烫金烫银效果的标签。
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一种优选的局部烫金烫银标签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层状结构剖视图,图2为平面俯视图。
图1和图2中各部件编号与名称对应关系如下:
1.面材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鸿元展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鸿元展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33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尘口子胶
- 下一篇:高强度高韧性新型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