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烟灰缸的空气净化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93137.1 | 申请日: | 2016-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9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 发明(设计)人: | 林孟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孟昭 |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4F3/16;A24F19/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烟灰缸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烟灰缸的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现目前,中国吸烟人数至少有3.16亿,较5年前增长了1500万。调查证明,80%以上肺癌是因长期吸烟或被动吸二手烟所致,吸烟还会导致中风、心肌梗塞等。二手烟,亦称非自愿性吸烟、环境烟草烟雾,即在室内吸取点燃烟草时随着烟雾释放出来的物质,是一种被动吸烟方式,其也是危害最广泛、最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是全球重大死亡的原因之一。有研究指出,二手烟有焦油、阿摩尼亚、尼古丁、悬浮微粒、PM2.5、钋-210等超过4000种有害化学物质及数十种致癌物质。
同时,中国是全球PM2.5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 全球每年约210万人死于PM2.5等颗粒物浓度上升。
但是现有的空气净化器不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二手烟和空气的各种污染物,空气的各种污染物一般包括焦油、阿摩尼亚、尼古丁、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烟灰缸的空气净化器,可有效过滤和净化烟灰缸里未灭的二手烟和空气的各种污染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烟灰缸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烟灰缸、过滤单元、风机和多个负离子发生器,所述烟灰缸可拆卸安装在壳体上方,所述过滤单元和风机由上至下安装在壳体内,且过滤单元位于烟灰缸下方,所述多个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在壳体的内侧边;所述烟灰缸与壳体连接的四周形成风道,所述壳体的底端开设有多个排气孔;启动风机,气流从风道流入壳体内后再通过过滤单元进行过滤,再由风机将过滤后的气流带入到壳体下方与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一并通过排气孔排出壳体外。
其中,该空气净化器还包括烟灰缸主体和盖子,所述盖子可拆卸连接在烟灰缸主体上端开口处,两者固定连接后围合成一盛放烟灰的腔体。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主体壳和底壳;所述上壳和底壳分别与主体壳固定连接后形成该壳体。
其中,所述上壳内壁均向内延伸有多个用于卡持烟灰缸主体底端的卡持块,所述烟灰缸主体安装在上壳内后,卡持块卡持在烟灰缸主体的底端。
其中,所述主体壳内壁沿着中心的方向设置有两个垂直夹持板,每个垂直夹持板均向下延伸有向内折弯的折弯板;所述过滤单元夹持在两个垂直夹持板所形成的夹持空间内,折弯板的底端与底壳的上端之间形成风机容纳空间;所述多个负离子发生器均固定在主体壳的内侧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烟灰缸的空气净化器,在空气净化器上直接设置烟灰缸,在烟灰缸与壳体之间设置风道,启动风机,气流从风道流入壳体内后再通过过滤单元进行过滤,再由风机将过滤后的气流带入到壳体下方与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一并通过排气孔排出壳体外;上述结构的改进,通过风道、过滤单元、负离子发生器及风机的配合,能及时有效的过滤和净化烟灰缸里未灭的二手烟和空气的各种污染物,以达到过滤和净化空气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带烟灰缸的空气净化器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带烟灰缸的空气净化器组装后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0、壳体 11、烟灰缸
12、过滤单元 13、风机
14、负离子发生器 15、风道
111、烟灰缸主体112、盖子
101、上壳102、主体壳
103、底壳
1011、卡持块
1021、垂直夹持板 1022、折弯板
1031、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烟灰缸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10、烟灰缸11、过滤单元12、风机13和多个负离子发生器14,烟灰缸11可拆卸安装在壳体10上方,过滤单元12和风机13由上至下安装在壳体10内,且过滤单元12位于烟灰缸11下方,多个负离子发生器14安装在壳体10的内侧边;烟灰缸11与壳体10连接的四周形成风道15,壳体10的底端开设有多个排气孔1031;启动风机13,气流从风道15流入壳体10内后再通过过滤单元13进行过滤,再由风机将过滤后的气流带入到壳体10下方与负离子发生器14产生的负离子一并通过排气孔1031排出壳体10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孟昭,未经林孟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31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室内具有换气功能的除尘装置
 - 下一篇:空气净化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