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93063.1 | 申请日: | 2016-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2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 发明(设计)人: | 梁祥飞;黄辉;郑波;庄嵘;黄柏良;方金升;潘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13/00 | 分类号: | F25B13/00;F25B31/00;F25B41/00;F25B4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吴贵明 |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R32空气源热泵具有较高的排气温度,特别是用于热泵热水场合,当需求水温较高而室外环境温度较低时,排气温度容易超出压缩机保护限制温度,限制了空气源热泵使用温度范围。采用单级吸气带液的空气源热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排气温度,但会降低空气源热泵的制热量和COP。在空气源热泵的压缩腔的低压区内存在尚未蒸发的液态制冷剂,该液态制冷剂会稀释油膜导致润滑油泄漏损失、造成泵体结构摩擦损失,甚至出现空调器运行的可靠性问题。采用双级或准二级压缩中间补气增焓技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排气温度,当同时对压缩机进行补液时,可以进一步降低排气温度,但会受限于高低压级容积排量比的设计,使得降低排气温度有限。另外,现有补气增焓技术均不同程度存在补气混合损失、回流损失,双级补气还存在流动阻力损失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补气增焓技术效果的发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相连通的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补气过冷装置、第二换热器、气液分离器;其中,压缩机包括泵体结构,泵体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气缸,气缸包括主工作腔和辅助工作腔,主工作腔和辅助工作腔均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辅助工作腔的吸气口可选择地与气液分离器或补气过冷装置相连通;喷液管路,喷液管路的第一端与第一换热器相连通,喷液管路的第二端与主工作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主工作腔为多个,多个主工作腔串联设置,喷液管路的第二端设置于相邻两个主工作腔之间并与其中一个主工作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主工作腔的腔壁上开设有喷液口,喷液管路的第二端通过喷液口与主工作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气缸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包括第一滑片和第二滑片,第一滑片和第二滑片将第一气缸的内腔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形成主工作腔,第二腔体形成辅助工作腔。
进一步地,第一腔体具有第一吸气口和第一排气口,第一吸气口与气液分离器相连通,第一排气口与第一换热器相连通,第二腔体具有第二吸气口和第二排气口,第二吸气口可选择地与气液分离器或补气过冷装置相连通,第二排气口与第一换热器相连通。
进一步地,气缸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气缸与第一气缸叠置,第二气缸具有第三腔体,第一腔体具有第一吸气口和第一排气口,第二腔体具有第二吸气口和第二排气口,第三腔体具有第三吸气口和第三排气口,第一吸气口与气液分离器相连通,第二排气口与第一换热器相连通,第二吸气口可选择地与气液分离器或补气过冷装置相连通,第三吸气口与第一排气口相连通,第三排气口与第一换热器相连通。
进一步地,连通第二吸气口与气液分离器的出口端的管路上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地,补气过冷装置的进口端与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端相连通,补气过冷装置的出口端与第二换热器的进口端相连通,补气过冷装置还包括辅路,辅路的一端与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端相连通,辅路的另一端与辅助工作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辅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
进一步地,喷液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
进一步地,泵体结构包括多个气缸,各气缸具有一个工作腔,多个气缸沿竖直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多个气缸包括第三气缸,第三气缸具有第四腔体,第四腔体具有第四吸气口和第四排气口,第四吸气口可选择地与补气过冷装置或气液分离器相连通,第四排气口与第一换热器相连通。
进一步地,多个气缸包括第四气缸和第五气缸,第四气缸具有第五腔体,第五腔体具有第五吸气口和第五排气口,第五排气口与第一换热器相连通,第五气缸具有第六腔体,第六腔体具有第六吸气口和第六排气口,第六吸气口与气液分离器相连通,第六排气口与第五吸气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补气过冷装置包括:闪发器,闪发器的进液管路与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端相连通,闪发器的出液管路与第二换热器的进口端相连通,闪发器的出气口与辅助工作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第四腔体的容积与第六腔体的容积比为Q1,其中,0.05≤Q1≤0.2。
进一步地,第五腔体的容积与第六腔体的容积比为Q2,其中,0.25≤Q2≤0.65。
进一步地,第二腔体的容积与第一腔体的容积比为Q3,其中,0.05≤Q3≤0.2。
进一步地,第三腔体的容积与第一腔体的容积比为Q4,其中,0.25≤Q4≤0.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30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空调换热系统和车辆
- 下一篇:空调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