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主动测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2777.0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9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戚宇霄;梁磊;石乾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1/00 | 分类号: | G01L11/00 |
代理公司: | 芜湖众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8 | 代理人: | 曹宏筠 |
地址: | 235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主动测压装置。
背景技术
我矿103采区开拓后要进行突出危险性区域划分,需沿采区纵向施工多处测压孔,获取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等相关参数,找寻采区内瓦斯赋存规律,但由于103采区煤层底板灰岩水较大,实际施工过程中,几处测压孔由于堵水效果不佳导致钻孔报废,而且传统的瓦斯压力测定方法压力表读数周期较长,不能满足快速出数据的要求,影响了瓦斯参数测定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控制了上行测压孔施工过程中煤层底板灰岩水影响,在测压气室形成后,预注氮气使气室内瓦斯快速达到平衡,实现了快速成孔,快速读数,有利于改进我矿测压技术,便于瓦斯参数测定工作的主动测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主动测压装置,包括测压气室、注浆段、囊袋、注浆管、测压钻孔、孔口盘和测压表,注浆管插入煤层中,测压气室设置在注浆管的顶部,注浆段设置在注浆管内部,位于测压气室的下方,囊袋设置在注浆段下方的注浆管内,测压钻孔设置在注浆管上,孔口盘设置在注浆管的末端,测压表设置在注浆管末端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所述注浆管上设置有支撑架。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侧片、螺旋绞头和固定圈,四个侧片对称设置在注浆管上,螺旋绞头设置在侧片的底部,固定圈焊接在侧片的内圈。
优选的,所述孔口盘为耳形盘。
优选的,所述注浆段和囊袋设置方式为两个注浆段和三个囊袋交替间隔设置。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动测压装置,有效控制了上行测压孔施工过程中煤层底板灰岩水影响,在测压气室形成后,预注氮气使气室内瓦斯快速达到平衡,实现了快速成孔,快速读数,有利于改进我矿测压技术,便于瓦斯参数测定工作,所述所述注浆管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侧片、螺旋绞头和固定圈,四个侧片对称设置在注浆管上,螺旋绞头设置在侧片的底部,固定圈焊接在侧片的内圈,该结构能够在注浆管插入煤层时,起到良好的保护管体的作用,同时其上的螺旋绞头能够帮助注浆管顺利突破煤层中的坚硬岩层,所述孔口盘为耳形盘,当注浆管插入后该结构能够起到固定注浆管位置的作用,使得测压表能够稳定测压,所述注浆段和囊袋设置方式为两个注浆段和三个囊袋交替间隔设置,该结构能够有效防止在探测时出现出水和反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孔口盘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煤层;2、测压气室;3、注浆段;4、囊袋;5、注浆管;6、测压钻孔;7、孔口盘;8、测压表;9、支撑架;10、侧片;11、螺旋绞头;12、固定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2出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主动测压装置,包括测压气室2、注浆段3、囊袋4、注浆管5、测压钻孔6、孔口盘7和测压表8,注浆管5插入煤层中,测压气室2设置在注浆管5的顶部,注浆段3设置在注浆管5内部,位于测压气室2的下方,囊袋4设置在注浆段3下方的注浆管5内,测压钻孔6设置在注浆管5上,孔口盘7设置在注浆管5的末端,测压表8设置在注浆管5末端的外部。
结合图2所示的孔口盘7为耳形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为:
(1)扫孔:钻孔施工至测压煤层后,退出钻杆,用压风清扫钻孔,排除孔内残余煤岩屑。
(2)下封孔装置:从钻孔煤层底板每间隔500mm安装三个囊袋,下好注浆管及测压管。(可根据煤层底板水量大小,调整囊袋使用数量)
(3)注浆:用注浆泵预注第一个和第二个囊袋,待囊袋注实后,向两个囊袋中间段注浆,再注第三个囊袋及两个囊袋中间段待浆液凝结,直到钻孔不出水、不返浆。
(4)利用测压管向测压气室内充入0.5Mpa的氮气,安装压力表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27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