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始极片剥片机组中皮带输送机的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2745.0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8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录;刘晓峰;宗鹏飞;克延军;安文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3/24 | 分类号: | B65G23/24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 | 代理人: | 郭海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始极片剥片 机组 皮带 输送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始极片辅助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始极片剥片机组中皮带输送机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湿法冶金过程中,始极片从钛种板上剥离下来后一般需要送往下一工位继续加工,这一操作是通过皮带输送机完成的。始极片在剥片机组剥片站完成自动剥离后,由皮带输送机送往对正台进行堆垛输出。目前该皮带输送机驱动装置(图2)的设计安装存在一定缺陷,主要表现在:1、皮带输送机驱动辊两侧的带轴承座轴承磨损较快,使用2个月后就得更换;2、该皮带输送机驱动装置的带轴承座轴承内置于机架以固定皮带驱动辊,轴承座内置侧向安装在机架内。受检修空间和安装位置的影响,2个带轴承座轴承检修更换困难,单次检修更换时间在2h以上,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始极片剥片机组中皮带输送机的驱动装置,以提高皮带输送机驱动装置中带轴承座轴承的使用寿命,并便于其检修更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始极片剥片机组中皮带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包括两侧机架和两个带轴承座轴承,其中机架设有“L”型豁口,带轴承座轴承置于该“L”型豁口处;带轴承座轴承的轴承座固接于机架上,带轴承座轴承内固接皮带驱动辊,皮带驱动辊的一侧通过螺纹连接液压马达。
上述带轴承座轴承水平设置,可以减少皮带驱动辊与带轴承座轴承间的磨损,延长带轴承座轴承的使用寿命,减少其检修更换频次。
皮带驱动辊的一侧通过尼龙套与液压马达连接,为始极片的皮带输送提供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始极片剥片机组中皮带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利用带轴承座轴承、尼龙套、液压马达将皮带输送机驱动装置中的带轴承座轴承与机架的位置关系由原来的内置侧向式改变为目前的外置水平式,延长了带轴承座轴承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其检修更换频次,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皮带输送机的检修难度和劳动强度;使用该驱动装置时带轴承座轴承的使用寿命从原来的2个月延长到10个月,检修更换时间由原来的2h以上缩短到目前的0.5h,检修效率提高了75%。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始极片剥片机组中皮带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示意图。
图2为现有始极片剥片机组中皮带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1、带轴承座轴承;2、轴承座; 3、机架; 4、“L”型豁口;5、皮带驱动辊;6、尼龙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始极片剥片机组中皮带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包括两侧机架3和两个带轴承座轴承1,该机架3设有“L”型豁口4,带轴承座轴承1水平设置于该“L”型豁口4处;带轴承座轴承1的轴承座2固接于机架3上,带轴承座轴承1内固接皮带驱动辊5,皮带驱动辊5的一侧通过尼龙套6连接液压马达。
该驱动装置的加工过程如下:
(1)将皮带驱动辊5原来安装内置式带轴承座轴承的两侧机架位置切割打磨出2个长×宽为160×100 mm的“L”型豁口4,并将原来的带轴承座轴承拆除;
(2)将机架“L”型豁口4处修复平整,钻孔并水平安装2个带轴承座的306轴承,轴承座2通过螺丝与机架3固定连接;
(3)将皮带驱动辊5固定在带轴承座的306轴承内,皮带驱动辊5的一侧采用尼龙套6与液压马达连接,由液压马达进行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27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