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运放静态电流的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2590.0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5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叶茂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斯巴克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G3/30 | 分类号: | H03G3/3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卢泽明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静态 电流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音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运放静态电流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音频产品逐渐向小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产品内部空间越来越紧凑,集成化运算放大电路(下面简称运放IC)逐步代替了传统的分立元件音频放大电路。
运放IC几乎都设计为静态电流,该静态电流都是固定不变、不可调节状态,使用者无法在IC外部调节改变其内部放大电路的静态电流,从而运放IC的音色表现也是固定的,无法满足各种音频产品在音色多样化及个性化方面的需求。
但往往运放IC需要适用于各种应用场景,因为考虑到便携及小型化产品在功耗方面的要求,其内部静态电流设计得比较低,也导致了其失真信号频谱以奇次谐波失真为主,在主观听感上的表现是音色偏冷偏硬,声音感染力不足,整体听感普遍逊色于由分立元件搭建的传统音频放大电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改变运放IC内部的静态工作电流,以获得不同的失真信号频谱特征,实现各种音色表现,满足各种音频产品在音色多样化及个性化方面的需求的新型运放静态电流的控制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运放静态电流的控制电路,包括有运放IC、负反馈网络和恒流源电路,所述负反馈网络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运放IC的音频反相输入端和音频输出端上,且运放IC的正电源端或负电源端与音频输出端之间设有所述恒流源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恒流源电路经运放IC的音频输出端引脚与运放IC内部的输出三极管或场效应管Q2连接,并将电流灌输给场效应管Q2;
或者,所述恒流源电路经运放IC的音频输出端引脚与运放IC内部的输出三极管或场效应管Q1连接,并从场效应管Q1吸取电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可改变运放IC内部的静态工作电流,可以获得不同的失真信号频谱特征,以实现各种音色表现,满足各种音频产品在音色多样化及个性化方面的需求,有利于产品的差异化发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运放静态电流的控制电路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运放静态电流的控制电路实施例二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新型运放静态电流的控制电路,包括有运放IC 1、负反馈网络2和恒流源电路3,所述负反馈网络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运放IC 1的音频反相输入端和音频输出端上,且运放IC 1的正电源端与音频输出端之间设有恒流源电路3。其中,所述恒流源电路3经运放IC 1的音频输出端引脚与运放IC 1内部的输出三极管或场效应管Q2连接,并将电流灌输给场效应管Q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新型运放静态电流的控制电路工作时,在负反馈网络2的作用下,运放IC 1音频输出端的失调电压可以保持在0V左右,此时恒流源电路3通过运放IC 1的音频输出端引脚连接内部的输出三极管或场效应管Q2,并将电流灌输给场效应管Q2,灌输的电流值为I2,使其静态电流增加,增加值等于I2,即:运放IC 1的静态工作电流I0=I1+I2,I1不变。
这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新型运放静态电流的控制电路可改变运放IC 1内部的静态工作电流(借助外部的负反馈网络2使输出失调电压不超出使用要求,从而使运放IC 1内部的电流放大级(即输出级)三极管或场效应管的静态工作电流得到提高,改变恒流源电路3的电流值就可改变运放IC 1内部的静态工作电流的增加值。),改变其失真信号频谱特征,从而改变其音色表现(通过设置不同的静态电流,可以获得不同的失真信号频谱特征,以实现各种音色表现),以满足各种音频产品在音色多样化及个性化方面的需求,有利于产品的差异化发展。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斯巴克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斯巴克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25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货箱防盗系统
- 下一篇:基于LoRa射频技术的车辆防盗追踪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