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气全预混冷凝式壁挂炉的铸铝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2303.6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7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光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307 | 代理人: | 詹仲国,龙孟华 |
地址: | 364112 福建省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 全预混 冷凝 壁挂炉 热交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预混冷凝式壁挂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全预混冷凝式壁挂炉的铸铝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燃气全预混冷凝壁挂炉(以下简称冷凝炉)是家用燃气锅炉中的高端产品,但在中国只占有5%的市场占有率,其他95%都是普通锅炉(即非冷凝大气式燃气锅炉),而欧洲家用锅炉市场,95%以上是全预混冷凝炉。中西差别巨大的原因,其中一个就是冷凝炉作为最高端的家用锅炉产品,中国的制造商没有研发和掌握核心技术,比如热交换器、燃烧器、燃气阀、风机,这些核心部件都掌握在欧洲企业中,中国要研发冷凝炉,必须进口这些原配件,价格高,导致冷凝炉成本高售价高,不能为中国消费者接受。因没有核心技术,限制了冷凝炉的发展。
作为核心技术之一的冷凝炉热交换器,目前欧洲市场主要被两种形式的热交换器所垄断,一种是以Giannoni厂家为代表的不锈钢盘管式冷凝热交换器,另一种是以Bekaert为代表的铸硅铝一体式冷凝热交换器。而如何打破上述两家企业对燃气全预混冷凝壁挂炉的热交换器的垄断,实现国内生产制造,加快冷凝炉的普及是燃热行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制造加工方便的铸铝燃气全预混冷凝式壁挂用热交换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气全预混冷凝式壁挂炉的铸铝热交换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并与壳体之间留有间隔的环形分水器、环形集水器,以及连接在环形分水器和环形集水器之间的中空换热体;在中空换热体内设有将上、下部分分割成一次换热器和二次换热器的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换热体由若干块换热体分立件组合而成,在每块换热体分立件上成型有连接环形分水器、环形集水器的水流通道和分布在水流通道周围的换热翅片。
作为改进地,在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燃烧器安装板和冷凝水收集盘,所述壳体、燃烧器安装板、冷凝水收集盘都为铸铝件。
作为改进地,在冷凝水收集盘上有排烟管接口、烟气温度传感器安装口和冷凝水排水口。
作为改进地,所述环形分水器、环形集水器为铸铝件,在环形分水器、环形集水器上分别成型有伸到壳体外的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
作为改进地,在出水接头上有温度传感器安装口或者过热保护装置安装口。
作为改进地,所述换热体由若干块换热体分立件拼接而成,各换热体分立件共同形成360°环形柱状的换热体结构。
作为改进地,所述换热体分立件是整体铸铝一体成型的铝合金零件,包括:并排平行的若干片换热翅片,纵向贯穿所有换热翅片的水流通道,以及成型在换热体分立件内侧的分立隔热板;每两片换热翅片之间、除了水流通道外的部分形成了狭小细长的通道,该通道为高温烟气通道,燃气燃烧产品的高温烟气从此通道经过、而低温水从水流通道通过,由此形成热交换,将低温水加热,同时高温烟气温度被降低下来。
作为改进地,每相邻两片换热翅片的间距0.5-2mm。
作为改进地,各换热翅片的厚度为1~5mm。
作为改进地,各分立隔热板相互拼接共同构成隔热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中空换热体采用若干块换热体分立件组合而成,并在每块换热体分立件上成型有水流通道和换热翅片,生产加工简单,组装方便,有效降低燃气全预混冷凝式壁挂炉用热交换器的制造成本。
二、由于所用的主体材料全部为铸铝件,价格低,生产工艺简单,综合性能和成本非常的优化,相比于其他铸铝换热器或不锈钢盘管换热器,有极高的可制造性和性价比优势,有良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三、丰富了冷凝炉换热器的产品设计,实现国产换热器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进一步打断欧洲冷凝换热器对中国市场的技术和产品垄断,有利于推动国产全预混冷凝技术的进步。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交换器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交换器结构爆炸图。
图3所示为中空换热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中空换热体安装结构爆炸图。
图5所示为换热体分立件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分水器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图6的仰视图。
图8所示为分水器结构爆炸图。
图9所示为水流动示意图。
图10所示为烟气流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光,未经张文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23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KTV隔音门的呼叫系统
- 下一篇:服装定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