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仪表管梁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90699.0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3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彬;刘增利;李小伟;王树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4 | 分类号: | B62D2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仪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仪表管梁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制动踏板防护支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仪表管梁上,在进行转向柱拆卸的维修作业中,因受到作业空间的限制,导致维修效率低,维修时间长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仪表管梁,以提升转向柱的维修或拆装作业空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车辆的仪表管梁,包括:仪表管梁本体;制动踏板防护支架,所述制动踏板防护支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仪表管梁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踏板防护支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仪表管梁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仪表管梁还包括:连接板,连接板固定在仪表管梁本体上,所述制动踏板防护支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包括: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所述制动踏板防护支架包括:左支部、右支部以及连接在所述左支部和所述右支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左支部可拆卸地安装在左连接板上,所述右支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右连接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左连接板包括:左上连接板和左下连接板,所述左上连接板与所述左下连接板限定出左侧安装槽,所述左支部配合在所述左侧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左支部与所述左上连接板和所述左下连接板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右连接板包括:右上连接板和右下连接板,所述右上连接板与所述右下连接板限定出右侧安装槽,所述右支部配合在所述右侧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右支部与所述右上连接板和所述右下连接板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左连接板和所述右连接板均焊接固定在所述仪表管梁本体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仪表管梁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仪表管梁,制动踏板防护支架可拆卸地固定在仪表管梁本体上,大大提升了转向柱的维修或拆卸的作业空间,方便转向柱的维修和拆卸,提升了维修和拆卸地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仪表管梁的车辆。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具有上述的医保管梁,因此车辆维修方便,维修效率高,降低了车辆使用者的等待时间。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仪表管梁的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仪表管梁的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仪表管梁100,
仪表管梁本体110,
制动踏板防护支架120,左支部121,右支部122,连接部123,
左连接板131,左上连接板131a,左下连接板131b,
右连接板132,右上连接板132a,右下连接板132b,
转向柱安装板21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仪表管梁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仪表管梁100包括仪表管梁本体110和制动踏板防护支架120。
其中,制动踏板防护支架120可拆卸地安装在仪表管梁本体110上。也就是说,制动踏板防护支架120既可以固定在仪表管梁本体110上,又可以从仪表管梁本体110上拆卸下来。
车辆的转向柱安装板210固定在仪表管梁本体110上,且转向柱安装在转向柱安装板210上,当转向柱需要维修时,制动踏板防护支架120的存在会影响转向柱的维修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动踏板防护支架120可拆卸地固定在仪表管梁本体110上,在车辆正常行驶时,制动踏板防护支架120固定在仪表管梁本体110上,对制动踏板起到防护作用;当转向柱需要维修时,可以将制动踏板防护支架120从仪表管梁本体110上拆卸下来,大大提升了转向柱的维修或拆卸的作业空间,方便转向柱的维修和拆卸,提升了维修和拆卸地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906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触头组件及机械开关
- 下一篇:低烟无卤阻燃预分支多芯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