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力偶合器的拆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6563.2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0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赵靖;齐立东;刘国强;马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力偶 拆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联轴设备拆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液力偶合器的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液力偶合器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液力传动元件,具有柔性传动、减缓冲击、隔离扭振的功能,可延长设备启动时间,降低设备启动电流,过载保护电动机,使动力设备轻载启动,解决了运输设备重负载启动困难的问题,并能均衡多台电动机之间的负荷分配等功能。在各行业运输系统中特别是冶金矿山企业物料运输驱动系统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首钢股份公司炼铁作业部原燃料输送系统当中的输送机驱动机构均采用液力偶合器作为联轴器,在检修工作中为了检查、更换液力偶合器或减速器输入轴处的骨架油封和轴承等工作,必须从输入轴上拆下液力偶合器,液力偶合器与减速器输入轴之间靠键联接过盈配合,在拆卸偶合器过程中,经常出现拆不掉或将液力偶合器拆坏的情况,为此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安全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液力偶合器的拆卸装置,能够安全、快速的将液力偶合器拆下,并且不损坏液力偶合器、电机和减速机等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液力偶合器的拆卸装置,所述拆卸装置包括杆状物、用于驱动所述杆状物移动的推力机构以及与液力偶合器连接的第一套筒、分别与所述推力机构与所述第一套筒连接的第二套筒;所述杆状物的一端将位于所述液力偶合器内部的动力轴顶出,所述杆状物另一端与所述推力机构连接;所述杆状物位于所述第一套筒及第二套筒内部,并沿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轴向方向移动。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推力机构为液压拉马,所述液压拉马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端部与所述杆状物端部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液压拉马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凹槽,所述杆状物固定于凹槽内,形成所述液压拉马的活塞杆与杆状物的配合。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第一套筒的两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套筒两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套筒一端通过外螺纹与液力偶合器的内螺纹采用螺纹相配合,所述第一套筒另一端通过外螺纹与所述第二套筒的内螺纹采用螺纹相配合。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动力轴为电动机轴或者减速器输入轴。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第一套筒及第二套筒为直螺纹套筒。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第一套筒及第二套筒呈内部中空状。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杆状物位于所述第一套筒及第二套筒内部的中心位置。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液压拉马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一端的外壁设置有螺纹,所述液压缸另一端设置有压杆,所述压杆连接控制杆,所述液压缸还包括设置在液压缸螺纹一端的活塞杆。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控制杆一端设置有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操作推力机构使杆状物移动顶住动力轴轴端,产生的轴向力传递到第一套筒、第二套筒、推力机构的螺纹上,因此可利用螺纹的轴向拉力将液力偶合器很轻松的拆卸下来,进一步提高了拆卸效率,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2)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能够安全、快速的将液力偶合器拆下,并且不损坏液力偶合器、电机和减速机等设备。
(3)本实用新型使用液压拉马作为动力机构,推力大,具有方便、灵活和稳定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用于液力偶合器的拆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杆状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第一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第二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液压拉马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的说明如下:1-推力机构、2-顶杆、3-第一套筒、4-第二套筒、5-液力偶合器、6-动力轴;101-手柄、102-控制杆、103-压杆、104-液压缸、105-活塞杆、106-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液力偶合器的拆卸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在拆卸液力偶合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拆不掉或将液力偶合器拆坏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要思路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65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