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动力铝壳电池正压密封性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6377.9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2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陈玲林;朱小兵;王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98 | 代理人: | 韩国辉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 动力 电池 正压 密封性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装夹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锂离子动力铝壳电池生产辅助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动力铝壳电池正压密封性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由于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容量大、功率高、无污染等优点,成为电动车用电池的理想电源。电池内部发生的化学反应要求电池内部与外界隔绝,故应确保电池的密封性。
现有技术中国专利CN201110244753提出了一种大容量动力锂离子电池密封性正压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通过升降装置下降与基座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密闭空间里放入电池单体,该方法需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确保密闭空间密封性良好,否则容易出现误判漏气的情况;检测容器为透明筒体,材料很可能是玻璃,如果正压气源很大,使得密闭空间压强迅速升高,不排除有爆炸的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而且该发明使用了较多辅助装置:如气缸,连接杆,弹簧,密封容器,容器盖等,结构复杂不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大容量复杂电芯结构锂离子动力铝壳电池正压密封性测试装置,这种工装夹具可以在电池生产的过程中,封口工序结束后,实现对所有电池进行全检,主要检测激光焊接后的电池密封性,筛选出的密封性不合格电池应返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锂离子动力铝壳电池正压密封性测试装置,包括一号不锈钢瓶和二号不锈钢瓶,所述一号不锈钢瓶包括不锈钢缸体和不锈钢盖子,所述不锈钢缸体内装甘油,所述不锈钢盖子固定在不锈钢缸体之上且二者之间密封,所述不锈钢盖子上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设置于不锈钢缸体体内部的管道,所述管道没入所述甘油中,所述不锈缸体外侧设置有透明管,所述透明管竖直设置,其上下两端分别与不锈钢体内部相通且分别处于所述甘油液面以上和以下;所述二号不锈钢瓶包括不锈钢缸体和不锈钢盖子,所述二号不锈钢瓶的不锈钢缸体内部为空,所述二号不锈钢瓶的不锈钢盖子固定在所述二号不锈钢瓶的不锈钢缸体上且二者之间密封,所述二号不锈钢瓶的不锈钢盖子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一号不锈钢瓶的出气口与所述二号不锈钢瓶的进气口相连通。
所述不锈钢盖子固定在不锈钢缸体之上且二者之间通过密封垫密封。
所述进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上分别连接气管接头。
所述管道包括过渡管件和与之连接的细软管,所述过渡管件与所述进气口相连,所述细软管插入所述甘油中且插入所述透明管下端。
所述透明管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上直角管接头和下直角管接头连接所述不锈钢缸体内部。
所述不锈钢缸体A内有甘油,甘油不易挥发,在测试密封性的过程中,甘油不易被空气带走,确保空气的洁净度;所述不锈钢缸体A与不锈钢盖子A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所述二号不锈钢瓶起到过渡的作用,可保证即使在一号不锈钢瓶中的甘油不慎被空气带入二号不锈钢瓶的情况下,二号不锈钢瓶内的甘油也不会随气体流入电池腔内。它们与铝壳电池组成一个密封性测试系统。该密封性测试系统的原理是根据流量检测原理来设计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间接测密封性的装置,这种间接的方式可保护电池不与测试液体直接接触,测试完成的电池不需进行任何处理即可下转到下一工序;2.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锂离子动力铝壳电池正压密封性的全检工作,减少甚至杜绝电池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密封不良品,同时还能及时对密封不良品作返修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锂离子动力铝壳电池正压密封性测试装置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号不锈钢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不锈钢盖子A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63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