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含精确测距限位的多节丝杆电动升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5379.6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8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薄夫森;王斌;李道权;王晓卿;周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精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14 | 分类号: | B66F7/14;B66F3/08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36100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33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确 测距 限位 多节丝杆 电动 升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含精确测距限位的多节丝杆电动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升降机构是一种可举拖负载按照指令升降自如的装置,可分为气动升降机构、电动升降机构及液压升降机构,根据负载的功能又可分为照明、光电探测、施工平台等多种类型。
现有的气动升降机构和液压升降机构由于负载小、锁紧难、可靠性低等不足,因此在一定场合需要负载大、锁紧可靠的电动式丝杆升降机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限位控制方法简单、负载大、锁紧可靠、定位准确的多节丝杆电动升降机构;当失去动力的时候,丝杆与丝母相对位置不会发生移动,因此能锁紧负载的相对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含精确测距限位的多节丝杆电动升降机构,包括动力单元、第一级丝杆、第二级丝杆、第三级丝杆、丝母、第一级外筒、第二级外筒、第三级外筒、第四级外筒和负载台面等,特征是:处于最内层的第一级丝杆的下端通过第一级精密轴承安装在动力单元中间的安装孔中,在管状的第一级丝杆的外壁设有第一级丝杆外螺纹,在第二级丝杆的外壁和内壁分别设有第二级丝杆外螺纹和第二级丝杆内螺纹,在第三级丝杆的外壁和内壁分别设有第三级丝杆外螺纹和第三级丝杆内螺纹,在丝母的内壁设有丝母内螺纹,第一级丝杆的第一级丝杆外螺纹与第二级丝杆的第二级丝杆内螺纹啮合,第二级丝杆的第二级丝杆外螺纹与第三级丝杆的第三级丝杆内螺纹啮合,第三级丝杆的第三级丝杆外螺纹与丝母的丝母内螺纹啮合,使得第一级丝杆、第二级丝杆、第三级丝杆、丝母从内向外依次啮合在一起,且第一级丝杆的底端、第二级丝杆的底端、第三级丝杆、丝母的底端依次升高,第一级丝杆的顶端、第二级丝杆的顶端、第三级丝杆的顶端依次升高;在动力单元的上面设有位于最外面的第一级外筒,在第一级外筒的内壁从外向内依次套有第二级外筒、第三级外筒和第四级外筒,丝母的外壁与第四级外筒的内壁贴合;在第二级外筒的底端设有环形且让第一级丝杆穿过的第二级外筒底座,第二级外筒底座的内壁与第二级丝杆的外壁通过第二级精密轴承活动连在一起,在第三级外筒的底端设有环形且让第一级丝杆、第二级丝杆均穿过的第三级外筒底座,第三级外筒底座的内壁与第三级丝杆的外壁通过第三级精密轴承活动连在一起,丝母的底端与第四级外筒的内壁通过螺丝固定在一起;在第一级丝杆的顶端固定有环形的第一级丝杆端盖,在第二级丝杆的顶端固定有环形的第二级丝杆端盖,在第三级丝杆的顶端固定有环形的第三级丝杆端盖,在第四级外筒的顶端固定有环形的负载台面。
第一级外筒的内壁、第二级外筒的内壁和外壁、第三级外筒的内壁和外壁、第四级外筒的内壁和外壁、丝母的外壁均光滑,使得彼此之间能够顺利发生相对滑动,互不影响。
负载台面的直径大于等于第一级外筒端盖的直径。
在第一级外筒的顶端通过螺丝固定有环形的第一级外筒端盖,在第二级外筒的顶端通过螺丝固定有环形的第二级外筒端盖,第三级外筒的顶端通过螺丝固定有环形的第三级外筒端盖。
用于测量负载台面准确的升降高度的测距传感器均匀分布安装到第一级外筒端盖上;测距传感器共设有两个或四个,间隔180°或90°,测距传感器对准负载台面;当有一个传感器读数达到设计最高时,动力单元即可停止上升,当有两个传感器读数同时达到设计最低时,动力单元即可停止下降,可避免丝杆与丝母卡死,高功率电机的行程控制在位置上限和位置下限之间。
在第一级外筒的内壁、第二级外筒的内壁、第三级外筒的内壁、第四级外筒的内壁中分别设有两条对称的竖向导轨槽,可保证各级外筒沿着负载台面升降方向做垂直运动。
第一级丝杆、第二级丝杆、第三级丝杆、丝母均采用不锈钢材料,第一级外筒、第二级外筒、第三级外筒、第四级外筒及负载台面均采用硬铝材料。
第一级丝杆的中心位置留有直径20mm以上的过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精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九江精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53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