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动扁钢制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4846.3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9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峰;陈志刚;刘大涛;陈小东;付良;苏爱民;吕永利;王浩炎;杨立伟;顾振国;张国斌;闫志彬;张丽红;张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6 | 分类号: | B21D7/06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1 | 代理人: | 郭乃凤 |
地址: | 450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钢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弯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手动扁钢制弯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程应用或设备制作过程中,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常常需要弯制一个或几个90度或其他角度的扁钢,一般出厂的扁钢无法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预制,在实际施工中要自己动手进行90度或其他角度的扁钢制作,但施工现场由于条件所限并不能很好的进行扁钢的制弯工作,虽然现在有专门的扁钢弯曲制作机,但价格较高,不适用于小批量的零星现场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作容易、操作方便的手动扁钢制弯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动扁钢制弯装置,包括模头、手柄和底座,所述模头有两个,两个模头两端分别用螺栓固定在一起,两个固定好的模头之间设置有第一空腔,两个固定好的模头其中一侧焊接有所述手柄,所述底座一端上的两侧各设置有一定位块,定位块之间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挡板,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利用所要弯制的扁钢连接。
所述底座采用H型钢制作,所述第一空腔的尺寸为40mm×4mm,所述第二空腔的尺寸为40mm×4mm。
所述螺栓采用M10螺栓,所述手柄采用直径为25mm的钢管制作,所述挡板设置在两块定位块和第二空腔上端靠近模头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手柄采用直径为25mm的钢管制作,钢管的重量和强度合适,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底座采用H型钢制作,整体的体积和重量合适,便于携带。
2、本实用新型中模头用于固定扁钢并加工扁钢,定位块用于固定扁钢防止其左右移动,挡板用于定位扁钢,再加上手柄、螺栓和底座的组合,解决了扁钢无法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预制的问题,并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3、本实用新型中所用到的材质均可以在施工现场中找到,并且利用施工现场的废料也可以制作,制作简单,节约了用料,减少了施工的投入,废料再利用,利于环保,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动扁钢制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参见图1:图中,1-手柄,2-螺栓,3-模头,4-挡板,5-定位块,6-底座,7-扁钢,8-第一空腔,9-第二空腔。
实施例:一种手动扁钢制弯装置,包括模头3、手柄1和底座6,模头3有两个,两个模头3两端分别用螺栓2固定在一起,两个固定好的模头3之间设置有第一空腔8,两个固定好的模头3其中一侧焊接有手柄1,底座6一端上的两侧各设置有一定位块5,定位块5之间设置有第二空腔9,定位块5上设置有挡板4,第一空腔8和第二空腔9利用所要弯制的扁钢7连接。
底座6采用H型钢制作,第一空腔8的尺寸为40mm×4mm,第二空腔9的尺寸为40mm×4mm。
螺栓2采用M10螺栓,手柄1采用直径为25mm的钢管制作,挡板4设置在两块定位块5和第二空腔9上端靠近模头3的一侧。
操作时,将要制弯的扁钢7穿过第一空腔8和第二空腔9,同时模头3和档板4接触,用脚固定底座6,旋转手柄1至90度,扁钢7相应变形至90度,同时保持手柄1与底座6垂直,90度扁钢弯制完成,或扳动手柄1至需要角度,即可将扁钢7制成所需要的弯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例而已,并未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48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自动弯管机
- 下一篇:主被动结合的移动终端检测定位系统及其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