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称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4606.3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8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芯天下智能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32 | 分类号: | G01G19/32;B65G6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称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料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自动称配机。
背景技术
在化工、食品等行业中,均需要对不同物料(颗粒或粉末状态的材料)进行配料,例如在EVA材料等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对多种不同物料进行配料以获得具有一定耐磨、耐折、防滑且具有韧性等物理特性的EVA材料,在现有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人工研发了自动称重机,通过称重机将不同的配料分别称重,然后通过人工将这些称好重量的配料进行混合,期间机器需要不断停机以适应人工过低的配料效率,这样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而且机器经常停机容易造成称重精度不断变化,造成误差,也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称配机,其可对物料进行不间断称重,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称配机,包括有机壳、圆盘、多个主料斗、多个震动给料斗、多个称重斗以及多个集料桶;该圆盘可转动地设置于机壳内,圆盘由一驱动机构带动转动;该多个主料斗呈周圆排布设置在机壳的顶部;该多个震动给料斗设置于机壳内,多个震动给料斗分别位于对应主料斗的下方并与对应主料斗的底部开口连通;该多个称重斗设置于机壳内,多个称重斗分别位于对应之震动给料斗的下方,震动给料斗的输出口位于对应之称重斗之输入口的正上方;该多个集料桶设置于圆盘的周缘并随圆盘同步转动,多个集料桶活动于多个称重斗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机壳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将集料桶放入或取出的进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主料斗为九个,对应地,该震动给料斗和称重斗均为九个,该集料桶为十一个。
优选的,所述主料斗呈扇形,主料斗的输入口朝上。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电机通过齿轮带动圆盘的主轴转动,圆盘随主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震动给料斗通过震动器带动而来回震动给料。
优选的,所述称重斗上设置有称重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机壳的周侧面设置有多个观察窗口,该多个观察窗口与对应的震动给料斗正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利用驱动机构带动圆盘转动,使得多个集料桶随圆盘转动,多个集料桶分别接收多个称重斗称好重量的不同物料,以完成物料配料和混合,期间无需停机,整个过程能够自动完成,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A位置处的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机壳 11、进出料口
12、观察窗口 20、圆盘
30、主料斗 40、震动给料斗
50、称重斗 60、集料桶
70、驱动机构 71、齿轮
72、主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机壳10、圆盘20、多个主料斗30、多个震动给料斗40、多个称重斗50以及多个集料桶60。
该圆盘20可转动地设置于机壳10内,圆盘20由一驱动机构70带动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70为电机,电机通过齿轮71带动圆盘20的主轴72转动,圆盘20随主轴72转动。
该多个主料斗30呈周圆排布设置在机壳10的顶部;该多个震动给料斗40设置于机壳10内,多个震动给料斗40分别位于对应主料斗30的下方并与对应主料斗30的底部开口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震动给料斗40通过震动器(图中未示)带动而来回震动给料。
该多个称重斗50设置于机壳10内,多个称重斗50分别位于对应之震动给料斗40的下方,震动给料斗40的输出口位于对应之称重斗50之输入口的正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称重斗50上设置有称重传感器(图中未示)。
该多个集料桶60设置于圆盘20的周缘并随圆盘20同步转动,多个集料桶60活动于多个称重斗50的正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芯天下智能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芯天下智能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46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车型识别系统
- 下一篇:混凝土运输车管理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