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无线充电装置的电子蜡烛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4329.6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0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万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旺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23;H02J50/27;F21S9/02;F21V23/00;F21Y115/10;F21Y105/16 |
代理公司: | 江阴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7 | 代理人: | 刘宏亮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无线 充电 装置 电子 蜡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无线充电装置的电子蜡烛灯。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发展的今天,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其中, 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对于行业标准的竞争,目前主流的无线充电标准主要有:Power MattersAlliance(PMA)标准、Qi标准和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A4WP)标准等,每种标准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也同时拥有各自的支持者。
自电子蜡烛问世以来,其使用安全、方便、节能、环保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特别是欧美国家,并逐步有替代传统命火杆蜡烛的趋势,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蜡烛普遍采用充电接口的方式进行充电, 这种充电方式时间长了会导致充电接口磨损较严重, 最后导致无法充电, 另一方面采用传统的充电方式电路结构比较复杂, 即便维修成本也较高, 且现有市场上的电子蜡烛大多采用单一的开关开启模式, 功能单一,不具备竞争性。
通过将以上两种技术结合运用继而产生了无线充电的电子蜡烛,但是现有技术中无线充电的电子蜡烛通常仅仅是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充电,即一个发射天线对应一个接收天线,如CN 203836826 U,公开了一种多感应无线充电蜡烛,采用该技术时,无法同时对多个电子蜡烛进行充电,如US2007/0223217A1,虽然该技术公开了一对多的充电方式,但其运用的原理还是一个发射天线对应一个接收天线,其仅仅是增加了充电底座内发射天线的个数而已,对于该技术,其充电底座体积较大,而且采用多个发射天线,控制及其不方便,也大大提高了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具有无线充电装置的电子蜡烛灯,实现单个电磁感应发射装置对多个电磁感应接收装置的能量传递方法,且电磁感应发射装置电磁场分布均匀,充电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具有无线充电装置的电子蜡烛灯,包括充电底座以及与其对应的多个蜡烛本体,所述充电底座内设置有发射模块,所述蜡烛本体内设置有接收模块,
所述发射模块包括用于供电的供电模块、与所述供电模块相连接的裂变电路、与所述裂变电路相连接且将电能转化为电磁能量传输的发射天线、用于控制所述裂变电路的发射控制单元、连接于所述发射天线与所述发射控制单元之间的信号解调电路,所述发射天线呈矩形;
每个所述接收模块包括用于接收电磁能量的接收天线、与所述接收天线相连接的整流电路、与所述整流电路相连接的储能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整流电路的接收控制单元、与所述储能模块相连接的光源、连接于所述接收控制单元与所述接收天线之间的信号调制电路,所述接收控制单元与所述光源相连接,每个所述接收天线呈筒柱状螺旋线圈,每个所述接收天线的投影完全位于所述发射天线的矩形区域内;
所述充电底座包括用于安装供电模块的底座本体、与所述底座本体相配合的充电器壳体,所述发射天线位于所述底座本体与所述充电器壳体之间,所述供电模块连接有电源插头;
所述蜡烛本体包括用于安装储能模块的底盘、与所述底盘相配合的蜡烛壳体,所述储能模块、所述接收控制单元以及所述接收天线位于所述蜡烛壳体内,所述光源位于所述蜡烛壳体的顶部。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发射天线呈“8”字形形成两个矩形线框,两个所述矩形线框分别形成第一发射区域以及第二发射区域,每个所述接收天线的投影完全位于第一发射区域或者第二发射区域内。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充电器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发射天线的矩形区域相对应的矩形限位槽。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储能模块为可充电电池。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光源为LED灯。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发射天线设计呈“8”字形,可以使得发射装置电磁场分布均匀,充电稳定性好,而且同时间内对应的多个接收装置接收到的电磁相同,即保证能够同时间段内进行充满,此外充电发射器装置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得不到能量需求信号,充电发射器装置即停止无线能量发射,而后发射器将进入到间歇式发射模式以检测是否有接收器需要能量传输,以节省能量,节能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无线充电装置的原理图;
图2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示意图;
图3为接收天线示意图;
图4为发射模块示意图;
图5为电子蜡烛灯示意图;
图6为蜡烛本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旺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阴旺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43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