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施工电梯安全防护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3825.X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0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志;陈鹏;李雨航;熊凯;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30 | 分类号: | B66B13/3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乐综胜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 电梯 安全 防护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施工电梯安全防护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专项整治的重点之一就有防止高空坠落事故,而施工现场频繁使用的施工电梯楼层进出口防护是高空坠落的大隐患。目前建筑施工中使用的双扇防护门,普遍采用由人工手动关闭的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很不方便。加上个别人没有做到随时关门锁门的习惯,防护门形同摆设,根本起不到安全防护作用。而且很多防护门高度不足,施工人员在等待电梯过程中,违规将头伸出防护门进行观察,导致头部被卡,极易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施工电梯安全防护门,保证每次有人出入后门板会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转轴自动落下,不会再因为有人未及时将防护门关闭上锁导致高空坠落的意外发生,提高了乘坐电梯和施工的安全性,结构简单,安装及拆卸都十分方便,安全性能牢靠,可重复利用,适用于各种建筑类的施工电梯门防护。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施工电梯安全防护门,包括门板和门框,门框固定于楼层的门洞或脚手架上,门板的上端通过转轴与门框的上端铰接,门板可以转轴为中心上下翻转。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门框的两侧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与门框铰接,支撑杆的另一端自由悬置。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门板的底部设有倒L型插销,门框底部对应设置有插销孔,门板关闭时L型插销可插入插销孔内,对门板进行锁闭。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门板上设有防护观察网。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门板上设有标语框和放置框。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门板外侧设有门把手。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门框的两侧均设有安装套筒,安装套筒内套装有L型钢筋,通过L型钢筋与脚手架焊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门板与门框之间设有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一固定于门板上的锁定条,在门框上设置锁壳,所述锁壳内设置有顶部伸出锁壳的连接杆,在连接杆的顶端连接有可驱动连接杆上下移动的推压把手,在连接杆的底部设置具有锁定钩的锁舌,所述锁壳内设置有限位板,在锁舌与限位板之间设置有可驱动锁舌上下移动的弹簧,所述锁定条与锁舌上的锁定钩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门板的上端通过转轴与门框的上端铰接,门板可以转轴为中心上下翻转;保证每次有人出入后门板会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转轴自动落下,不会再因为有人未及时将防护门关闭上锁导致高空坠落的意外发生,提高了乘坐电梯和施工的安全性,结构简单,安装及拆卸都十分方便,安全性能牢靠,可重复利用,适用于各种建筑类的施工电梯门防护。
2、门板向上翻转后可通过支撑杆的另一端对门板进行支撑,使门板保持向上翻转状态,在材料进出频繁的时候,可以对门板进行支撑,保证材料运输通畅;通过锁舌实现自动锁定,为施工人员的进出和开关门提供安全、方便和快捷的通道,加快了施工的运转速度,经济效果及质量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施工电梯安全防护门关闭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施工电梯安全防护门开启状态时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定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中,1-转轴,2-门框,3-左侧安装套筒,4-右侧安装套筒,5-防护观察网,6-安全警示标语框,7-楼层号放置框,8-倒L型插销,9-门板,10-支撑杆,11-门把手,12-锁壳,13-固定板,14-连接杆,15-推压把手,16-锁定钩,17-锁舌,18-限位板,19-弹簧,20-锁定条,21-锁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一种施工电梯安全防护门,包括门板9和门框2,门框2固定于楼层的门洞或脚手架上,门板9的上端通过转轴1与门框2的上端铰接,门板9可以转轴1为中心上下翻转;保证每次有人出入后门板9会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转轴1自动落下,不会再因为有人未及时将防护门关闭上锁导致高空坠落的意外发生,提高了乘坐电梯和施工的安全性,结构简单,安装及拆卸都十分方便,安全性能牢靠,可重复利用,适用于各种建筑类的施工电梯门防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38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