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双减震起落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3509.2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7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娟;刘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5/62 | 分类号: | B64C25/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旋翼 无人机 减震 起落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双减震起落架,属于飞行器创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飞行器,以其体积小巧,便于操作,成本较低,便于完成特种任务而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而多旋翼无人机由于可以垂直起降,便于悬停,稳定性较高等优点成为当下很受欢迎的无人机机种。但由于受天气影响,多旋翼无人机在飞行时很考验操作水平,操作过程中也较易出现坠机,降落不稳等状况,在此过程中起落架便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作用。当下常用的起落架多无减震装置,或采用具有一般柔性的材料进行减震,减震效果不佳,而具有减震保护的起落架则重量较大,给飞行带来了多余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双减震起落架,以解决多旋翼无人机在降落保护过程中起落架减震效果不佳及起落架重量过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双减震起落架,包括机架1、起落连接架2、云台3、螺旋桨4、无刷电机5、左起落架6、右起落架7;机架1固定安装在云台3周侧,无刷电机5固定安装在机架1端部,螺旋桨4安装在无刷电机5上,起落连接架2安装在云台3下方,左起落架6、右起落架7分别安装在起落连接架2下部,左起落架6包括安装架8、连接螺栓Ⅰ9、二级减震装置10、连接架11、一级减震装置12、支撑板13、安装座Ⅰ14、连接螺栓Ⅱ15、支撑架16;安装架8安装在起落连接架2下部,连接架11一端通过连接螺栓Ⅰ9安装在安装架8上,二级减震装置10一端安装在起落连接架2下部,另一端安装在连接架11上,安装座Ⅰ14安装在支撑架16上,连接架11另一端通过连接螺栓Ⅱ15安装在安装座Ⅰ14上,支撑板13安装在支撑架16内侧,一级减震装置12一端安装在支撑板13上,另一端安装在连接架11下部,二级减震装置10包括安装座Ⅱ18、连接螺栓Ⅲ19、弹簧减震器Ⅰ20、安装座Ⅲ21、连接螺栓Ⅳ22;安装座Ⅱ18安装在起落连接架2下部,安装座Ⅲ21安装在连接架11上部,弹簧减震器Ⅰ20一端通过连接螺栓Ⅲ19安装在安装座Ⅱ18上,另一端通过连接螺栓Ⅳ22安装在安装座Ⅲ21,一级减震装置12包括安装座Ⅳ23、连接螺栓Ⅴ24、弹簧减震器Ⅱ25、连接螺栓Ⅵ26、安装座Ⅴ27;安装座Ⅳ23安装在连接架11下部,安装座Ⅴ27安装在支撑板13上,弹簧减震器Ⅱ25一端通过连接螺栓Ⅴ24安装在安装座Ⅳ23上,另一端通过连接螺栓Ⅵ26安装在安装座Ⅴ27上。
所述右起落架7结构与左起落架6相同。
所述起落连接架2中部开设有圆形安装孔17,用于安装无人机机载摄像机。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双减震起落架的工作原理为:起落架由左起落架6、右起落架7组成,当无人机降落过程中,由支撑架16先着陆,由于飞机自身重量或着陆不稳等原因,将产生向下重力,此时连接架11绕其两端连接部位进行轻微转动,首先弹簧减震器Ⅱ25受地面直接冲击力压缩,进行一级减震,当力过大时,弹簧减震器Ⅰ20也同时压缩,进行二级减震,当力被消耗后在弹力作用下使无人机保持稳定状态,达到良好的减震效果;同时,起落架整体重量较轻,减轻了飞行负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弹簧减震原理,对无人机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
2、进行二级减震设计,更加有效进行减震保护;
3、起落架整体进行轻量化设计,减轻飞行负担;
4、结构合理,使用效果显著,有较高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起落连接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起落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二级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级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1:机架、2:起落连接架、3:云台、4:螺旋桨、5:无刷电机、6:左起落架、7:右起落架、8:安装架、9:连接螺栓Ⅰ、10:二级减震装置、11:连接架、12:一级减震装置、13:支撑板、14:安装座Ⅰ、15:连接螺栓Ⅱ、16:支撑架、17:安装孔、18:安装座Ⅱ、19:连接螺栓Ⅲ、20:弹簧减震器Ⅰ、21:安装座Ⅲ、22:连接螺栓Ⅳ、23:安装座Ⅳ、24:连接螺栓Ⅴ、25:弹簧减震器Ⅱ、26:连接螺栓Ⅵ、27:安装座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限于所述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35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型光致抗蚀剂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红外线定位照明的公路勘测用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