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犁地覆膜农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3430.X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2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黄红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红光 |
主分类号: | A01B49/04 | 分类号: | A01B49/04;A01G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但玉梅 |
地址: | 5301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犁地 农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犁地覆膜农机。
【背景技术】
农业生产中的旱地作物覆膜栽培技术因能够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土壤温度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但以往的覆膜工作均由人工操作完成,操作者必须要一直弯腰劳作,劳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且操作者易损伤腰部,因此,覆膜机应运而生。但是,目前的覆膜机结构较为固定,不能根据垄田的宽度、高度等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其适用范围较窄,实用性不强,而可调节的覆膜机一般是手动调节,较为麻烦,自动化程度较为低下;再者,现有覆膜机的功能较为单一,结构复杂,经济实用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犁地覆膜农机,该自动犁地覆膜农机兼具犁地和覆膜功能,且其覆膜装置能够在纵向上进行自调节,便于所述自动犁地覆膜农机的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犁地覆膜农机,包括行走机构、犁地装置和覆膜装置,所述犁地装置安装在行走机构底部,并在所述覆膜装置前方,所述覆膜装置连接在行走机构后部,其与所述犁地装置均由行走机构牵引行进;
所述覆膜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主框架、控制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液压缸连接控制器,其一端安装在行走机构上,另一端旋转连接所述主框架;所述主框架还旋转安装在行走机构上,其上设有覆膜杆,所述覆膜杆上套装有薄膜卷,所述薄膜卷两端均安装有压膜支架和培土支架;所述压膜支架上转动安装有压膜轮,所述压膜轮位于薄膜卷端部的内侧,所述培土支架上转动安装有培土轮,所述培土轮位于薄膜卷端部的外侧,且所述培土轮的直径大于压膜轮的直径;在所述覆膜装置覆膜过程,所述压膜轮和培土轮均落在薄膜卷的后方,并且两者的底部还位于所述薄膜卷下方;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控制器,其安装在所述压膜支架上,并位于所述压膜支架接触压膜轮的部分。
进一步地,两压膜支架上均安装有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压膜支架接触压膜轮的部分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犁地装置包括犁刀、犁轴和驱动件,所述犁刀安装在犁轴外侧面上,并沿所述犁轴的轴向设置,且其刀刃背离所述犁轴,所述犁轴的轴线平行于薄膜卷的轴线;所述驱动件连接犁轴。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机构底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犁地装置和覆膜装置之间,且其底部离地面的距离略小于犁地装置底部离地面的距离但大于所述覆膜装置覆膜过程薄膜卷底部离地面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压膜轮的底部位于培土轮底部的上方;所述压膜轮和培土轮平行设置,并与所述薄膜卷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压膜支架和培土支架均滑动安装在主框架上,且两者均连接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的第二液压缸,并在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作用下朝远离薄膜卷中部或者靠近薄膜卷中部的方向相对主框架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压膜支架和培土支架滑动的路线平行于薄膜卷轴线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压膜轮通过连接杆安装在压膜支架上,所述连接杆滑动连接压膜支架,其滑动路线平行于所述薄膜卷轴线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安装压膜轮的一端设置有防震装置,所述防震装置还通过防震固定杆安装在主框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框架上还设置有滴水支架,所述滴水支架位于所述覆膜杆的上方,其上安装有滴水管盘,所述滴水管盘与滴水支架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薄膜卷两端之间,且其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薄膜卷的轴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犁地覆膜农机具有犁地、平整和覆膜一体化功能,可降低劳作者的劳动强度和劳作时间,并使劳作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2.本实用新型所设置的覆膜装置通过将主框架旋转安装在行走机构上及通过设置控制器和压力传感器,使得覆膜装置能够在纵向上进行自调节,进而便于所述自动犁地覆膜农机在垄田上更好更顺畅的薄膜,同时,还提高所述自动犁地覆膜农机的适用范围及使用的便捷性。
3.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化较好,具有一定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犁地覆膜农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行走机构部分未显示且无覆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主视图。
图4是图1覆膜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主视图。
图6是图5的右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红光,未经黄红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34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