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用缆绳拉力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2756.0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3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21/20 | 分类号: | B63B21/2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43 | 代理人: | 贾森君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缆绳 拉力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船舶用缆绳拉力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船舶在不同港口,均需要通过缆绳来固定船舶,目前的缆绳具有强度大、耐磨、耐用、耐霉烂、耐酸碱等优点。为了安全保障,在使用缆绳之前,必须做一次外观检查,并且在半年至一年内要试验一次。现有技术中关于缆绳的相关研究也较多。
国家专利局公开了一篇名为“一种船用缆绳安装装置(CN2033919687U)”的专利,该装置包括缆桩、缆绳、弯头、螺栓、船舶甲板、缆绳盒、缆绳栓,弯头通过螺栓固定在甲板上,缆桩通过螺栓固定在甲板上,缆绳盒内安装缆绳栓,缆绳一端固定缆绳栓上,缆绳穿过弯头,缆绳盒采用焊接或是胶接固定在甲板下面,使用安装方便。
但是上述专利未能对使用状态中的缆绳的拉力状态进行有效的监测,当缆绳承受的拉力过大而出现断裂时,很容易导致伤人或者船舶撞击码头的事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船舶用缆绳拉力监测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监测船舶用缆绳所承受的拉力,避免缆绳受力过大断裂伤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船舶用缆绳拉力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监测装置包括两个能够夹持于缆绳上的抓绳器,两个所述抓绳器之间通过一拉索相连接,所述拉索的长度小于缆绳的长度,所述拉力监测装置还包括能够测量所述拉索承受的拉力大小的测力计。
其工作原理如下:本缆绳拉力监测装置在使用时,将抓绳器均固定在缆绳上,并使两个抓绳器之间的拉索绷直,而两个抓绳器之间的缆绳的长度大于拉索的长度,因此,当拉动整根缆绳时,两个抓绳器之间的缆绳不会受到拉力,而是拉索受力,并通过测力计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整根缆绳的拉力进行监测,避免缆绳受力过大断裂伤人。
在上述的一种船舶用缆绳拉力监测装置中,所述拉索包括绳体一和绳体二,所述绳体一的外端和绳体二的外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抓绳器相连接;所述测力计包括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绳体一的内端及绳体二的内端相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船舶用缆绳拉力监测装置中,所述拉力监测装置还包括控制器与蜂鸣器,所述控制器与拉力传感器相连接,所述蜂鸣器与控制器相连接。当拉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拉力值转换为电信号传输给控制器,当拉力值超过预设值,控制器会向蜂鸣器发出报警指令,蜂鸣器开始报警;作为优选,本处的控制器最好还可以设计数值输入单元,这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报警时的拉力值。
在上述的一种船舶用缆绳拉力监测装置中,所述抓绳器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开设有可供缆绳穿过的通孔,所述座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通槽;所述抓绳器还包括摆杆,所述摆杆的中部转动设置于通槽内,所述摆杆的上端延伸至所述通孔内,所述摆杆的外端与所述拉索的端部相连接。使用时,将缆绳依次穿过两个抓绳器的通孔,并使拉索绷直,当拉紧缆绳时,摆杆的内端会在拉力作用下摆动压紧缆绳,从而使整个抓绳器与缆绳相固定;当需要拆下时,只需要转动摆杆外端,从而缆绳不与摆杆内端相贴紧,方便拆下。
在上述的一种船舶用缆绳拉力监测装置中,所述座体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的口径大于缆绳的直径,所述座体上还设置有能够遮盖该开口的盖板。设计有开口后,方便缆绳装入与取下。
在上述的一种船舶用缆绳拉力监测装置中,所述座体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盖板上具有能够与所述卡槽相卡接的卡块。通过卡槽与卡块的设计,使盖板可缆绳拉力监测装置拆卸,方便缆绳的装拆,避免缆绳滑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使用本缆绳拉力监测装置后,当拉动整根缆绳时,两个抓绳器之间的缆绳不会受到拉力,而是拉索受到受力,并通过测力计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整根缆绳的拉力进行监测,避免缆绳受力过大断裂伤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缆绳拉力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缆绳拉力监测装置的原理图。
图3是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抓绳器;2、缆绳;3、拉索;4、卡块;5、绳体一;6、绳体二;7、控制器;8、蜂鸣器;9、座体;10、通孔;11、通槽;12、摆杆;13、开口;14、盖板;15、卡槽;16、拉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27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系统固件包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海上过驳平台波浪补偿系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