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零部件碰撞台车试验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0827.3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0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兰凤崇;曾子聪;饶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M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蔡克永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部件 碰撞 台车 试验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碰撞试验台,尤其涉及一种零部件碰撞台车试验平台。
背景技术
汽车的结构与安全是汽车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其中结构与材料是关键,一般使用碰撞试验研究材料的耐撞性能。由于实车碰撞试验成本太高,严重制约着碰撞试验的进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碰撞理论的深入。用计算机模拟碰撞仿真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技术。但是,仿真结果是否可靠、边界条件如何设置才能合理,要通过与碰撞试验结果对比,才能令人信服。因此,仿真仍然无法取代碰撞试验。目前车辆的碰撞试验主要以整车为主,也有对单个零部件进行碰撞试验的,但是现有的碰撞试验系统普遍结构复杂,而且制作成本太高,使用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零部件碰撞台车试验平台。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零部件碰撞台车试验平台,包括直线导轨2以及安装在直线导轨2上的碰撞台车1;
所述直线导轨2包括碰撞台车1的起步端和碰撞端;
在碰撞端设有绞盘4,用于将碰撞台车1由碰撞端牵引至起步端;在碰撞端设有用于给碰撞台车1提供碰撞的碰撞壁障5;
所述碰撞台车1与碰撞壁障5之间安装有橡皮绳6,橡皮绳6为碰撞台车1提供向碰撞壁障5方向运动的拉动力。
所述绞盘4的前端设有用于将碰撞台车1吸附在起步位置的磁力吸盘7。
所述碰撞台车1上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其通过磁力座直接吸合在碰撞台车1上,随碰撞台车1一起运动,以获得碰撞台车1在碰撞过程的加速度数据。
所述直线导轨2两侧的导轨为槽钢,所述碰撞台车1的机架上设有前后四个车轮8,该四个车轮8以转动的方式被限制在矩形槽钢内,使碰撞台车1沿着矩形槽钢的直线轨迹运动。
所述直线导轨2上标刻有长度标尺9,碰撞台车1上固定有可将激光10照射至长度标尺9上的激光笔,激光笔发射出的激光10光点投射在长度标尺9上。
所述绞盘4上开关以及用于牵拉碰撞台车1的链条,触动开关时,可使链条与碰撞台车1脱钩。
所述磁力吸盘7上设有开关,触动开关时,可使碰撞台车1脱离磁力吸盘7的吸附力。
所述槽钢为U型槽钢。
所述碰撞壁障5为钢板,其焊接或者通过螺栓固定在直线导轨2的端部。
所述直线导轨2底部设有多根相互间隔的枕梁3,直线导轨2通过焊接或者螺栓固定在枕梁3上。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碰撞端设有绞盘,用于将碰撞台车由碰撞端牵引至起步端;在碰撞端设有用于给碰撞台车提供碰撞的碰撞壁障;碰撞台车与碰撞壁障之间安装有橡皮绳,橡皮绳为碰撞台车提供向碰撞壁障方向运动的拉动力,进而实现碰撞。
本实用新型在直线导轨上标刻有长度标尺,碰撞台车上固定有可将激光照射至长度标尺上的激光笔,激光笔发射出的激光光点投射在长度标尺上。通过高速摄像机摄像,根据高速摄像机每一帧的时间间隔以及照片中小光点在轨道标尺的位置,便可以用路程除以时间算出碰撞台车的平均运动速度,帧数越高,速度计算越准确;同时,高速摄像机还能记录下试件的变形序列图,该序列图便于与仿真结果作对比。
本实用新型碰撞台车上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其通过磁力座直接吸合在碰撞台车上,随碰撞台车一起运动,以在试验过程中获得碰撞台车在碰撞过程的加速度数据。
本实用新型零部件碰撞台车试验平台。采用槽钢及矩形钢通过焊接拼接而成,采用槽钢作为轨道,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造价低廉、占地面积小的条件下,便可完成零部件碰撞试验,而且数据获取较为科学,极大地提高试验仿真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零部件碰撞台车试验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碰撞台车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直线轨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测速时,激光的光点照射在长度标尺上某一刻度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具体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零部件碰撞台车试验平台,包括直线导轨2以及安装在直线导轨2上的碰撞台车1;
所述直线导轨2包括碰撞台车1的起步端和碰撞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08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无间隙的驱动装置的SAS
- 下一篇:用于监控自动泊车的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