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蝶形封装的被动调Q激光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80517.1 | 申请日: | 2016-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0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 发明(设计)人: | 倪慧;吴海平;马晓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宜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S3/02 | 分类号: | H01S3/02;H01S3/11;H01S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822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蝶形 封装 被动 激光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蝶形封装的被动调Q激光器。
背景技术
自激光问世以来,激光加工技术就受到人们的重视,至今激光加工技术已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用于产生脉冲激光的调Q激光器,具有高峰值功率、高能量密度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激光微加工,材料标记等领域,用于这些领域的脉冲激光器主要有红外激光器、绿光激光器、紫光激光器。但现有的激光器较为复杂,主要采用声光或电光调Q的红外固体激光器及其非线性频率变换的绿光及紫外光激光器来实现的,或者以声光或电光调Q的激光器作为种子源进行放大,成本普遍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蝶形封装的被动调Q激光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蝶形封装的被动调Q激光器,包括金属管壳,半导体激光器芯片,陶瓷衬底,泵浦光学系统,激光介质,可饱和吸收体,滤光片,光电二极管和顶盖,所述金属管壳的顶部设有顶盖,在金属管壳的内部焊接有陶瓷衬底,在陶瓷衬底上键合半导体激光器芯片,金属管壳设有成排的独立的第一针脚和第二针脚,第一针脚通过导线电连接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第二针脚通过导线电连接光电二极管,在金属管壳的内部的侧壁上设有滤光片;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的一侧安装有泵浦光学系统,在泵浦光学系统的一侧设有激光介质,在激光介质的一侧设有可饱和吸收体,激光介质与可饱和吸收体胶合在一起组成整体,且两面分别镀有激光介质膜,组成激光谐振腔,所述半导体激光芯片焊接在陶瓷衬底上,陶瓷衬底表面有镀金图案;半导体激光芯片的上下表面为正负极,正极朝下直接焊接在陶瓷衬底上,上表面为负极,通过金线与镀金图案的另一部分导通,所述第一针脚和第二针脚与激光器芯片或光电二极管之间的导通为铝线或金线,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发射的激光波长范围为785nm-1100nm,所述泵浦光学系统包括不少于一个光学透镜,所述激光介质采用掺钕元素为激光材料,激光材料可以是YVO4晶体、GdVO4晶体、YAG晶体或磷酸盐玻璃,所述可饱和吸收体为掺铬元素的YAG晶体,所述激光介质采用同时掺铒与钇元素的激光材料,激光材料可以是磷酸盐玻璃、硅酸盐玻璃、氟磷酸盐玻璃与YAG晶体,所述可饱和吸收体为掺钴元素的MgAl2O4晶体、MgAl6O10晶体、LaMgAl11O19晶体与Al2O3晶体,所述滤光片的表面镀有介质膜,激光谐振腔输出的激光脉冲可透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蝶形封装的被动调Q激光器,本实用新型使用成熟的蝶型金属封装,提高了密封性与可靠性;将半导体激光芯片与陶瓷衬底、金属管壳,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有利于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金属管壳;2-半导体激光器芯片;3-陶瓷衬底;4-泵浦光学系统;5-激光介质;6-可饱和吸收体;7-滤光片;8-光电二极管;9-顶盖;10-第一针脚;11-第二针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宜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宜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05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