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面多角度拉拔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0336.9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3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鹿群;柳晓科;刘寒鹏;刘春龙;路仕伟;张海洋;姜寒;苏敏;高萌;王闵闵;陈瑞雪;弭雪梅;孔晓龙;陈为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城建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038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面多 角度 拉拔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面内多角度拉拔实验装置,适用于岩土工程模型试验。
背景技术
为攻克工程上的技术难关,室内模型试验越来越受重视。目前,在进行室内模型试验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各种角度的加载情况,然而一般实验室并不具有这种灵活、多变的拉拔加载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面内多角度拉拔实验装置,该装置旨在解决立面内0~180°范围内任意角度的拉拔加载并实现数据的智能化采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立面多角度拉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二维平面刚架、滑块、滑轮、拉索、拉力传感器、位移计和数据采集系统;所述二维平面刚架由立柱和横梁组成,横梁安装在立柱之间,立柱固装在底座上;所述滑块套装在二维平面刚架上;所述滑轮安装在滑块上;所述拉索穿过滑轮,其一端连接托盘,另一端连接试验物,拉索上连接有拉力传感器;所述位移计连接在试验物顶部;所述数据采集系统与拉力传感器和位移计连接。
上述立柱和横梁均为硬性光轴,它们之间为刚性连接。
上述拉索为预应力钢绞线。
上述立柱与底座成45°角焊接四根拉筋。
上述滑块通过螺栓固定在二维平面刚架上。
上述滑块和滑轮为多个。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拉索上安装有拉力传感器,试验物顶部连接有电子位移计,数据采集系统可实时采集监测拉力及位移,并通过加载角度对拉力进行分解,便于数据分析。
2、本实用新型带有滑轮的滑块可在二维平面刚架的任何位置滑动,提供试验过程中所需0~180°范围内任意角度的加载需要,立柱与横梁上移动的滑轮相互配合可实现加载角度在立面上0~180°范围内的全覆盖。
3、本实用新型的二维平面刚架构造简单、便于操作、使用灵活、占用空间小。
4、本实用新型的立柱及横梁均为硬性光轴,刚度大,能够满足加载过程中的变形要求。
5、本实用新型拉索的另一端为可加砝码的托盘,通过增加托盘上的砝码可实现对被试验物体的逐级加载。
6、本实用新型拉索为预应力钢绞线,弹性模量大、强度高、变形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中标号:1-采集系统、2-底座、3-拉筋、4-立柱、5-螺栓、6-滑块、7-拉索、8-横梁、9-滑轮、10-拉力传感器、11-电子位移计、12-砝码、13-托盘、14-模型试验箱、15-试验物。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立面多角度拉拔试验装置,包括底座2、二维平面刚架、滑块6、滑轮9、拉索7、拉力传感器10、电子位移计11和数据采集系统1。所述二维平面刚架由立柱4和横梁8组成,横梁8安装在立柱4之间,立柱固装在底座上,并且与底座成45°角焊接四根拉筋3,以增加其稳定性;所述滑块通过螺栓5套装在二维平面刚架上;所述滑轮9安装在滑块6上;所述拉索7穿过滑轮9,其一端连接托盘13,另一端连接试验物15,拉索上连接有拉力传感器10;所述电子位移计11连接在试验物顶部;所述数据采集系统1与拉力传感器10和位移计11连接。
上述立柱4和横梁8均为硬性光轴,它们之间为刚性连接。上述拉索7为预应力钢绞线。上述底座为500mm×500mm×10mm钢板。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1、确定加载角度及荷载增量;
2、将带有托盘13的拉索7穿过滑轮9,连接拉力传感器10;
3、连接拉力传感器10与试验物15,并安装电子位移计11;
4、打开数据采集系统1,进行数据采集;
5、根据实验方案逐级增加砝码12;
6、关闭数据采集系统1;
7、拆除电子位移计11和拉力传感器10;
8、试验结束。
本实用新型带滑轮9的滑块6可在立柱及横梁上自由滑动,结合拉索7提供在立面内满足模型试验需求的0~180°范围内任意加载角度。采集系统1与拉力传感器协同工作,实时采集数据,所采集的拉力可通过加载角度分解,便于数据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城建大学,未经天津城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03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