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粉燃烧器喷嘴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79465.6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1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戴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卫平 |
主分类号: | F23D1/00 | 分类号: | F23D1/00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32219 | 代理人: | 陆平 |
地址: | 214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喷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粉燃烧器领域,特别设计一种煤粉燃烧器喷嘴。
背景技术
燃烧器(或者燃烧装置)是燃烧炉窑设备不可缺少的核心装置,其性能与结构优良与否直接影响到炉窑的燃料利用率、热效率以及是否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对于采用扩散燃烧方式的燃烧器已经完成从套筒式燃烧器,逐步过渡到梳篦形空气喷嘴的矩形燃烧器的转换,并发展到环形多喷嘴喷射旋流混合回流预热稳焰燃烧技术或者环形多喷嘴交错上喷预混燃烧后气流折返预热稳焰强化燃烧技术。因此,改进燃烧装置的结构,使其高效稳定的燃烧就成为提高热风炉性能的有效途径,燃烧器喷嘴是过渡文丘里管与稳焰环连接的部件,所处的位置在高温区末端,燃烧器喷嘴与稳燃环通过螺栓连接,由与接触面积小,安装的同轴度较难对准,使得煤粉从稳燃环进入燃烧器喷嘴因连接处出现明显的凹凸面,一定程度上影响煤粉浓淡质量,从而上影响了使用能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煤粉燃烧器喷嘴,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煤粉燃烧器喷嘴,其特征在于:包含圆柱形喷口、四个加长稳燃环连接板和十二个稳燃环连接板,所述的四个加长稳燃连接板的U形板表面设置的孔与十二个稳燃环连接板的U形板表面设置的孔中心构成一个圆均匀焊接在喷口外表面,所述的四个加长稳燃环连接板分别关于喷口的X轴和Y轴对称,所述的喷口左端设置有凹槽,凹槽与加长稳燃环连接板间位于喷口表面均匀设置有十六个一次风外套桶连接孔,所述的喷口的右端面均匀设置有四个膨胀缝,所述的喷口内表面光滑。
所述的加长稳燃环连接板的U形板长度长于稳燃环连接板的U形板长度,所述的加长稳燃环连接板的中心于Y轴的夹角设置为β,β设置为33.75°。
所述的加长稳燃环连接板与喷口右端的距离设置为H,H设置为70mm。
所述的膨胀缝长度设置为60-90mm的缝,膨胀缝的根部设置有直径为8mm的止裂孔。
所述的喷口设置为耐磨耐高温钢铸造而成。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加长了四个稳燃环连接板,增加了安装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安装时同轴度的校准,提高了燃烧器喷嘴与稳燃环连接的平整度,确保煤粉的浓淡质量;喷口内表面光滑,减少了与煤粉的摩擦,同时采用耐磨耐高温钢铸造而成,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膨胀缝的设计用于防止喷口受热膨胀开裂而设计的膨胀余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L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长稳燃环连接板,2、稳燃环连接板,3、一次风外套桶连接孔,4、喷口,5、凹槽,6、膨胀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一种煤粉燃烧器喷嘴,其特征在于:包含圆柱形喷口4、四个加长稳燃环连接板1和十二个稳燃环连接板2,所述的四个加长稳燃连接板1的U形板表面设置的孔与十二个稳燃环连接板2的U形板表面设置的孔中心构成一个圆均匀焊接在喷口4外表面,所述的四个加长稳燃环连接板1分别关于喷口4的X轴和Y轴对称,所述的喷口4左端设置有凹槽5,凹槽5与加长稳燃环连接板1间位于喷口4表面均匀设置有十六个一次风外套桶连接孔3,所述的喷口4的右端面均匀设置有四个膨胀缝6,膨胀缝6用于喷口4受热膨胀开裂,所述的喷口4内表面光滑。
所述的加长稳燃环连接板1的U形板长度长于稳燃环连接板2的U形板长度,便于装配时同轴度的校准,同时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所述的加长稳燃环连接板1的中心于Y轴的夹角设置为β,β设置为33.75°。
所述的加长稳燃环连接板1与喷口4右端的距离设置为H,H设置为70mm。
所述的膨胀缝6长度设置为60-90mm的缝,膨胀缝6的根部设置有直径为8mm的止裂孔。
所述的喷口4设置为耐磨耐高温钢铸造而成,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卫平,未经戴卫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794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电集尘器的电极板
- 下一篇:一种非均匀板线电除尘方法及组件和电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