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测量岩石渗透率的渗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78251.7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8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许友生;徐建坤;王长智;林江;凌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浙江中德科技促进中心);杭州飞宇磁电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1 | 代理人: | 朱林军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测量 岩石 渗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渗透率测量设备,具体涉及用于测量岩石渗透率的渗透仪。
背景技术
一个油气藏除具备储存油、气的能力外,还必须在压力的作用下,能允许油、气在岩石中渗流,这是油气藏开发的必要条件。岩石渗透率就是流体通过岩石渗滤能力大小的量度。
1856年,法国工程师达西利用人工砂体研究了水的渗滤,从而建立了达西定律,其中,液测渗透率的达西公式为:
式中,k为岩石渗透率,Q为液体的流量,μ为流体粘度,L为岩石长度,A为岩石截面积,p1为岩石进口压力,p2为岩石出口压力。
影响渗透试验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在于在测试时液体从岩石式样的外侧壁之间流出,即发生所谓的“侧漏”现象,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试验结果会明显偏大,失去真实性,是否发送侧漏现象由岩石夹持组件决定,但是现有岩石夹持组件的密封结构可靠性较差,在遇到岩石样本外周不是特别平整时容易发生侧漏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克服不足,提出了一种用于测量岩石渗透率的渗透仪。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测量岩石渗透率的渗透仪,包括渗透测试机构,所述渗透测试机构包括岩石夹持组件,所述岩石夹持组件包括:
两端开口的桶状的本体;
中空的岩石安装件,设置在本体内,岩石安装件包括弹性套以及设置在弹性套两端的金属安装套,所述弹性套用于安装待测试岩石,所述金属安装套通过密封圈嵌装在本体的内侧壁上;
两个按压盖板,分别设置在本体的两侧,按压盖板与本体的内侧壁螺纹配合,按压盖板伸入本体端的外周面与对应的金属安装套密封贴靠;
两个按压盖板分别为进液盖板以及出液盖板,两个盖板均包括盖板本体,盖板本体内部具有缓冲腔,盖板本体远离岩石安装件的一侧具有一个通液主孔,通液主孔上安装有管路接头,盖板本体面向岩石安装件的一侧均布有多个通液分孔;所述通液主孔和通液分孔均与缓冲腔连通,所述缓冲腔为圆柱状,缓冲腔的内径与弹性套内径相同;
所述进液盖板的缓冲腔内安装有进液压力传感器,所述出液盖板的缓冲腔内安装有出液压力传感器。
弹性套具有弹性,能够较好的将待测试岩石束缚住,保证岩石侧壁的密封性,防止测试时液体从岩石侧壁流出,通过两个金属安装套能够将弹性套和岩石安装在本体内;两个按压盖板用于分别按压岩石安装件的两侧,按压盖板与本体螺纹配合,能够方便按压盖板的拆装,且保证装配后的配合效果;按压盖板的缓冲腔能够使液体充分的从全部的通液分孔流入岩石中,保证测量效果;通过设置在缓冲腔内的进液压力传感器和出液压力传感器,能够方便可靠的得到岩石进口压力和岩石出口压力。
可选的,所述本体的内侧壁具有环形的安装槽,金属安装套包括锥状部以及平直部,所述平直部垂直于本体的中心线,锥状部的小径端与平直部的外圈连接,弹性套的两端分别与对应平直部的内圈固定,锥状部的大径端具有伸入安装槽的凸起部,凸起部的外周安装有密封圈,凸起部通过密封圈与安装槽密封配合,平直部面向按压盖板的一侧安装有密封圈,平直部的密封圈设置在靠近弹性套的一侧。
凸起部通过密封圈能够实现与安装槽可靠的密封配合,且通过安装槽和凸起部的配合,能够限定岩石安装件的位置;锥状部和平直部的结构形式使得按压盖板旋入时,能够有较好的承力效果,且平直部上的密封圈能够保证按压盖板与平直部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液体从按压盖板端面与平直部之间的间隙中流出。
可选的,岩石安装件的外侧壁与本体内侧壁之间构成环压腔,本体侧壁具有与环压腔连通的通气孔,环压腔内设有环压压力传感器。
岩石安装件与本体内侧壁之间密封配合,它们围成一个密封可靠的环压腔,通过向通气孔通入一定压力的气体,从而能够对弹性套的外壁进行施压,使得弹性套与岩石更好的贴合,保证有更好的密封效果;在环压腔内设置环压压力传感器,能够监控环压腔内的压力,从而控制流入通气孔内的气体流量。
可选的,还包括供液机构,所述供液机构包括用于向岩石夹持组件供液的出液管;
所述渗透测试机构还包括第一三通管、第二三通管、二氧化碳气瓶、抽真空装置以及磁电流量计;
所述第一三通管的第一端与供液机构的出液管连接,第一三通管的第二端与进液盖板的管路接头连接,第一三通管的第三端通过管路与二氧化碳气瓶连接,且第一三通管的第三端与二氧化碳气瓶连接的管路上安装有电磁阀;
所述二氧化碳气瓶通过管路与通气孔连接,且二氧化碳气瓶与通气孔连接的管路上安装有电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浙江中德科技促进中心);杭州飞宇磁电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技学院(浙江中德科技促进中心);杭州飞宇磁电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782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