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测式渗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78234.3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8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许友生;徐建坤;王长智;林江;凌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浙江中德科技促进中心);杭州飞宇磁电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1 | 代理人: | 朱林军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测式 渗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渗透率测量设备,具体涉及液测式渗透仪。
背景技术
一个油气藏除具备储存油、气的能力外,还必须在压力的作用下,能允许油、气在岩石中渗流,这是油气藏开发的必要条件。岩石渗透率就是流体通过岩石渗滤能力大小的量度。
1856年,法国工程师达西利用人工砂体研究了水的渗滤,从而建立了达西定律,其中,液测渗透率的达西公式为:
式中,k为岩石渗透率,Q为液体的流量,μ为流体粘度,L为岩石长度,A为岩石的横截面面积,p1为岩石进口压力,p2为岩石出口压力。
供液机构是液测式渗透仪的主要组成部分,现有的供液机构需要人眼观察刻度来判断液位,这样会造成一定的误差,并且在补给液体的过程中人为的添加操作会使水位产生较大的波动,使得水位变化剧烈。现有的供液机构通过人工加水的方式容易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克服不足,提出了一种液测式渗透仪。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液测式渗透仪,包括供液机构以及渗透测试机构,所述渗透测试机构包括岩石夹持组件,所述供液机构包括:
底座;
供液箱,通过支撑杆安装在底座上,且供液箱固定在支撑杆的顶部;
缓冲箱,位于供液箱内,与供液箱相对固定,缓冲箱包括上端开口的缓冲箱本体,缓冲箱本体上端外部沿外周方向设置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远离本体的一端向下倾斜;
补液箱,与底座相对固定,补液箱位于供液箱的上方,
补液管,一端与补液箱底端连通,另一端伸入供液箱的底部,补液管上还安装有电磁阀;
液位传感器,设置在供液箱内用于感知供液箱的液位;
出液管,一端与供液箱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岩石夹持组件配合,用于向岩石夹持组件供液,所述出液管上安装有电磁阀;
控制器,与电磁阀以及液位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器接收液位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液位传感器的信号控制补液管的电磁阀工作。
当出液管能够向岩石夹持组件供液时,供液箱的液位下降,液位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后,发送给液测式渗透仪的控制器,从而控制器控制补液管上的电磁阀打开,将补液箱内的液体输送至供液箱中,当液体达到设定位置时,液位传感器将接收到的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补液管上的电磁阀关闭,通过液位传感器和电磁阀的配合,能够实现自动可靠的供液,从而使供液箱的液位处于设定位置;缓冲箱本体上端外部沿外周方向设置有倾斜部,倾斜部远离本体的一端向下倾斜,且补液管伸入供液箱的底部,这种结构能够使缓冲箱内的液体平缓的通过倾斜部流入供液箱中,有效的避免供液箱内液体产生较大波动,能够增强测量精度。
可选的,补液箱底部还可以设置加热丝,通过加热丝能够对液体进行加热,能够减少液体中溶解的空气。
可选的,倾斜部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范围为:5°~30°。在这个角度范围内,液体可以平缓的落入供液箱中。
可选的,供液机构还包括调节杆以及连接杆,所述调节杆固定在底座上,所述连接杆一端与供液箱固定,另一端滑动定位安装在调节杆上。
连接杆的一端滑动定位安装在调节杆上指的是连接杆可以沿调节杆上下滑动,且调节到位后可以通过锁紧结构固定在调节杆上。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为L型。
L型的结构方便缓冲箱的安装,在调试位置时不易干涉。
可选的,所述支撑杆为可升降支撑杆。
可升降支撑杆的设计可以大幅度调节供液箱的位置,进而可以大幅度的调节岩石进口压力。
可选的,所述岩石夹持组件包括:
两端开口的桶状的本体;
中空的岩石安装件,设置在本体内,岩石安装件包括弹性套以及设置在弹性套两端的金属安装套,所述弹性套用于安装待测试岩石,所述金属安装套通过密封圈嵌装在本体的内侧壁上;
两个按压盖板,分别设置在本体的两侧,按压盖板与本体的内侧壁螺纹配合,按压盖板伸入本体端的外周面与对应的金属安装套密封贴靠;
两个按压盖板分别为进液盖板以及出液盖板,两个盖板均包括盖板本体,盖板本体内部具有缓冲腔,盖板本体远离岩石安装件的一侧具有一个通液主孔,通液主孔上安装有管路接头,盖板本体面向岩石安装件的一侧均布有多个通液分孔;所述通液主孔和通液分孔均与缓冲腔连通,所述缓冲腔为圆柱状,缓冲腔的内径与弹性套内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浙江中德科技促进中心);杭州飞宇磁电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技学院(浙江中德科技促进中心);杭州飞宇磁电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782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