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车轮模具分流锥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77643.1 | 申请日: | 2016-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6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庆;李鸿标;王贵;汪煦;李昌海;赵永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4 | 分类号: | B22D1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318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车轮 模具 分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具体涉及铝合金车轮制造模具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生产中,小浇口轮型成型难度高,中心浇口与车轮尺寸的不匹配造成铸件出现各种铸造缺陷,严重影响成品率。
为了保证车轮的中心轮盘区域冷却凝固,模具会在顶模上设置分流锥。分流锥的冷却包括水冷和风冷两种,前者冷却效果很强,容易造成浇口过早凝固而影响后续的顺利补缩,并不适合浇口比较小的轮型;若是选用风冷,则冷却效率较慢,很难实现快速的降温,同时生产中噪音往往很大,工况十分恶劣。因此,如何合理的设计及使用分流锥的冷却,使其既能保证铸件的顺畅补缩,又能实现厚大热节的凝固成形,则成为了小浇口车轮整个低压铸造过程中的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模具结构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了的中心分流锥,该结构可以有效的解决小浇口轮型易出现缩松、缩孔等铸造缺陷,从而提高车轮的综合质量及成品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改进的车轮模具分流锥,安装在顶模的中心孔内,前端锥头设置为“纺锤型”,以加大与铝液的接触面积,实现快速冷却。在分流锥内部水道根部设置导流孔,使冷却介质更加接近模具造型面,加强冷却能力;分流锥上端连接分歧管,分歧管内部安装有进水管,其与外部储水设备连接,以将冷却介质引入分流锥内;进水管的底端焊接密封,焊板为球形,焊板上密布多个小孔,保证冷却水通过球形面时以雾状的形态喷射在水道型面上。
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小浇口轮型,采用水雾冷却替代了原有的风冷或水冷形式,使冷却变得更加温和,更加容易控制,既保证了远端部位的顺畅补缩,又不会造成厚大中心热节的延迟凝固,有效的消除了铸件缩松、缩孔等铸造缺陷,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产品的力学性能;降低了冷却水对模具的冲击强度,提高了分流锥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结构中的分流锥冷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改进的车轮模具分流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水管底端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分流锥;11-锥头;12-导流孔;2-分歧管;3-进水管;31-弧形焊板;32-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改进的车轮模具分流锥,安装固定在顶模的中心孔内,前端锥头11设置为“纺锤型”,以加大与铝液的接触面积,实现快速冷却。锥头11选用钨合金材料制作,能有效延缓铝液的腐蚀,提高其使用寿命。
分流锥1内部水道根部设置直径为10mm的导流孔12,使冷却能进一步伸入锥头前端,更加接近模具造型面,加强冷却能力。
分流锥1的上端连接有分歧管2,分歧管2内部安装有进水管3,进水管3与外部储水设备连接,从而实现将冷却介质引入分流锥1内;进水管3选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底端密封,焊板31设置为球形,上面密布小孔32,小孔32的直径为0.5mm-0.8mm,保证冷却水能够以雾状的形态喷射在水道型面上。
在工作状态时,冷却水雾接触到型腔表面即迅速汽化,瞬间可以带走大量的热量,实现了模具的快速降温冷却。
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小浇口轮型,采用水雾冷却替代了原有的风冷或水冷形式,使冷却变得更加温和,更加容易控制,既保证了远端部位的顺畅补缩,又不会造成厚大中心热节的延迟凝固,有效的消除了铸件缩松、缩孔等铸造缺陷,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产品的力学性能;降低了冷却水对模具的冲击强度,提高了分流锥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776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