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矿迹地的土壤水力侵蚀控制的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76122.4 | 申请日: | 2016-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6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 发明(设计)人: | 黄诗婷;吴国浩;陈文韬;梁慧芳;王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联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3/00;E03F1/00;E03F5/04;E03F5/10;E03F5/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陈亚男,郝传鑫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矿 迹地 土壤 水力 侵蚀 控制 系统 | ||
1.一种采矿迹地的土壤水力侵蚀控制的系统,所述采矿迹地包括平面地和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水力侵蚀控制的系统包括:相对而设的两个平缓坡、导流渠和蓄水池,相对而设的两个平缓坡设置在所述平面地上,其中一个平缓坡的坡顶与所述边坡的坡脚连接,导流渠与蓄水池连通;
所述平面地的宽度大于预设宽度,两个平缓坡分别从边坡坡脚的方向以及与边坡坡脚的方向相对的采矿迹地边缘向中间倾斜,形成中间低两边高的地形;
所述导流渠至少设有两条,其中一条设在平缓坡上、非缓坡坡顶且临近边坡坡脚的位置处,另一条导流渠设置在或靠近平面地中间的位置处;
所述蓄水池设在平缓坡上且位于导流渠末端而非平缓坡坡顶的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矿迹地的土壤水力侵蚀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缓坡上设有若干田块,相邻两田块之间设有导流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矿迹地的土壤水力侵蚀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田块的宽度为1.5m~2.5m,长度为2.5m~4m,所述田块上种植作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矿迹地的土壤水力侵蚀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的边缘设有田埂,所述田埂的宽度为0.8m~1.2m,高度为25cm~35c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采矿迹地的土壤水力侵蚀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缓坡的坡度为1°~3°;所述预设宽度为8~12m。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采矿迹地的土壤水力侵蚀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渠的宽为40cm、高为30cm。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采矿迹地的土壤水力侵蚀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渠的材质为HDPE防渗膜。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采矿迹地的土壤水力侵蚀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的材质为HDPE防渗膜。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采矿迹地的土壤水力侵蚀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蓄水池还设置有溢流渠,所述溢流渠用于将过量的水排入下一级蓄水设施。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采矿迹地的土壤水力侵蚀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水力侵蚀控制的系统还包含沉沙池,所述沉沙池位于所述蓄水池与导流渠之间并分别与蓄水池和导流渠连通,沉沙池上清液经中间段导流渠排入蓄水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联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联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7612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轴带发电与柴油发电联合发电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固定式充电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