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泥跳桌用防漏浆试模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75558.1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2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曹茂柏;余跃心;邱全;丁德芬;刘宇翼;张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33/38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32223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223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泥 跳桌用 防漏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性能测试领域,具体涉及水泥胶砂拌和性能测试中水泥跳桌用防漏浆试模组件。
背景技术
水泥胶砂拌和性能的测定是确定水泥强度检验时加水量重要依据。现有的装料试模组件包括捣棒和卡装的无底锥台下筒件和无底倒锥台上筒件,操作方法为 :下筒件放置于水泥跳桌的平面上,将新拌好的水泥胶砂迅速装入其中至约高度2/3处,用小刀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各划 5 次,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 15 次,第一层捣压深度至胶砂高度的 1/2,再将上筒件卡装在下筒件上,装第二层胶砂至高出下筒件约20mm,用小刀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各划 5 次,再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 10 次,第二层捣压深度不超过第一层已捣实底层表面,捣压后应使胶砂略高于试模。然后取下上筒件,刮平下筒件上口的胶砂浆体,并用手扶稳试模,擦去流落在试模测壁与跳桌表面的的胶砂浆体,轻轻提起试模使试体自然落在跳桌面上,开动跳桌振动,测试试体振动后的直径以表示水泥胶砂的拌和性能。在实际操作中,因目前试模壁普遍较薄,下筒件底端与跳桌表面吸合力差强人意,在捣实过程中浆体会从底端溢出,因加水量是性能测试的重要指标,浆体在捣实过程中就流失,极大的影响了测试检测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泥跳桌用防漏浆试模组件,限定了试模壁厚,增强试模底部与跳桌表面吸合力强,解决捣实过程中溢浆问题,有效保证测试精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水泥跳桌用防漏浆试模组件,包括捣棒和卡装的下筒件和上筒件,所述下筒件和上筒件壁厚不小于9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下筒件和上筒件壁厚9-12mm。壁薄会有浆体溢出,但壁厚又过于笨重,不利于操作,因而限定最佳的壁厚范围。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下筒件为无底锥台筒件,上筒件为无底倒锥台筒件。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下筒件底部设有一圈外出边。外出边增加了下筒体底端厚度,进一步保证了无浆体溢出。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下筒件由下模和上模卡装而成,下模高度是上模高度的一倍,上筒件由上套模和下套模卡装而成,下套模高度为19-23mm。根据第一层、第二层装料高度的要求,将试模拆分组装,精确控制装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本实用新型限定了试模壁厚,解决捣实过程中溢浆问题,保证试验加水量的精确性,提高性能测试精度;同时上筒件、下筒件按第一层、第二层装料高度要求设置拆分结构,精确控制装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捣棒1和卡装的下筒件2和上筒件3,下筒件2无底锥台筒件,上筒件3无底倒锥台筒件,述下筒件2和上筒件3壁厚10mm。所述下筒件2底部设有一圈外出边4。
根据第一层、第二层装料深度要求,可进一步将下筒件和上筒件设计成拆分结构,所述下筒件2由下模21和上模22卡装而成,下模21高度是上模22高度的一倍,上筒件3由上套模32和下套模31卡装而成,下套模31高度为20mm。
操作方法为:
一、下模21放在跳桌表面上,装料,刮平,装上模22,用小刀在试样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各划 5 次,捣实。
二、装下套模31,装料,刮平,装上套模32,用小刀在试样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各划 5 次,捣实。
三、同步提离上套模32和下套模31,刮平,并用手扶稳试模,擦去流落在试模测壁与跳桌表面的的胶砂浆体,同步轻轻提离下模21、上模22,开启水泥跳桌进行胶砂试体测试。
由于加厚限定了试模壁厚,增强试模底部与跳桌表面吸合力强,解决捣实过程中溢浆问题,保证试验加水量的精确性,提高性能测试精度;同时上筒件、下筒件按第一层、第二层装料高度要求设置拆分结构,精确控制装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755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