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安检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75123.7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1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春;杨春宇;周瑞军;卫建国;梁有龙;朱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鑫科金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安检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检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移动安检系统。
背景技术
2016年8月2日,公安部发出了《关于抓紧在公安检查站全面配备具有人像比对功能的身份证识读核验设备的通知》,公安部领导高度重视此工作,做出了专门批示指示,部署各地在公安检查站全面部署具有人像比对功能的身份证识读核验设备,有效提高“人证合一”识读核验和重点人员预警发现查控效能。在配备人像设备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努力为公安检查站配备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识读核验设备。
一般的公安检查站和临时卡口单位都是在露天或半露天进行办公,工作人员只能人工抽查通关人员所持证件是否为公安部重点人员,缺少进行人证合一核查的技术手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安检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安检系统包括可移动箱体、设置在所述可移动箱体内的安检设备及设置在所述可移动箱体内的核验设备,其中:所述安检设备包括用于对人体进行安检的安检门和对物品进行安检的安检机;所述核验设备包括智能闸机,所述智能闸机包括闸机机体以及安装在所述闸机机体上的指纹采集器、第一摄像头、身份证阅读器和闸机控制器,所述闸机控制器用于将所述指纹采集器采集的指纹和所述第一摄像头采集的人脸图片与通过所述身份证阅读器识别出的指纹信息和头像信息分别进行比对,并在比对结果为相互匹配时控制所述闸机机体打开。
可选的,所述闸机控制器还用于在控制所述闸机机体打开之前,将所述身份证阅读器识别出的身份证号与公安部公布的人员黑名单进行比对,并在比对结果为未找到匹配人员时控制所述闸机机体打开。
可选的,还包括布设在所述可移动箱体内的多个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为神经网络摄像头,用于采用基于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算法的人像结构化方法对采集到的视频信息进行分解和结构化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与公安部公布的人员黑名单的照片进行比对,并在比对结果为找到相匹配人员时发出报警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可移动箱体内的信息采集设备和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信息采集设备包括生物特征信息采集仪和通讯信息采集设备,所述生物特征信息采集仪用于采集通过所述智能闸机的人员的指纹、头像、DNA和/或身份证件信息;所述通讯信息采集设备用于采集人员在所携带的移动终端上的操作数据和/或互联网通讯数据;
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用于对所述信息采集设备采集的信息进行存储。
可选的,所述通讯信息采集设备包括有线式通讯信息采集设备、无线式通讯信息采集设备和/或互联网通讯信息采集设备,其中:
所述有线式通讯信息采集设备用于通过有线连接方式获取人员所携带的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数据、已删除数据、移动终端品牌型号和/或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信息;
所述无线式通讯信息采集设备用于通过无线连接方式获取移动终端的电话号码和/或MIC地址信息;
所述互联网通讯信息采集设备用于通过无线连接方式对移动终端的各个应用程序通过互联网在社交平台和/或购物平台上公开的信息进行采集。
可选的,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服务器和PC电脑,其中:
所述服务器用于对存储所述信息采集设备所采集的信息,并对信息采集设备所采集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分类;
所述PC电脑用于对所述服务器所存储的信息进行查询。
可选的,所述PC电脑与所述核验设备连接;所述核验设备中的闸机控制器还用于在比对结果为不匹配时向所述PC电脑发出报警信号。
可选的,所述可移动箱体包括铝合金门和铝合金窗,且在所述可移动箱体的顶部设置有避雷针,所述可移动箱体内还设置有电气输入端口、网络输入端口、蓄电池、配电箱、排风扇、桌椅、空调设施和/或地暖设施。
可选的,所述安检机为X光机。
可选的,所述可移动箱体内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储物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鑫科金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鑫科金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751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