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腰包式3G/4G传输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75012.6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5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淳雯;祁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骏(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27 | 分类号: | H04B1/3827;H04W8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江律师事务所11537 | 代理人: | 朱红来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腰包 传输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输终端,尤其涉及一种腰包式3G/4G传输终端。
背景技术
数据的传输终端目前多采用无线网络进行采集和传输,主要是利用网络将采集来的数据,打包成TCP或者UDP发送到远程数据中心服务器的设备。现DTU是无线数据传输模块,采用2G、3G网络进行远程数据传输的终端模块,其原理是将串口数据打包成TCP或者UDP包进行数据远传。DTU一般只能传输标准的232、485数据,RTU只能将模拟量采集后转化为串口数据。
4G即第四代通信系统在通信带宽上比3G网络的蜂窝系统的带宽高出许多,相当于W-CDMA 3G网路的20倍,其网络传输速度比目前的有线宽带还要快N多倍。因此,在资讯高度发展的现在,一款集3G与4G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传输终端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腰包式3G/4G传输终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腰包式3G/4G传输终端,包括本体,本体内设置有无线通信单元、输入单元、控制单元、存储单元、接口单元、输出单元和电源单元;无线通信单元、输入单元、存储单元、接口单元、输出单元和电源单元分别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无线通信单元包括无线互联网模块、移动通信模块;控制单元包括多媒体模块和中央处理器,多媒体模块包括信号采样模块、信号压缩模块、信号调理模块;信号采样模块依次通过信号压缩模块、信号调理模块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
中央处理器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输出单元包括显示单元、信号输出模块和警报单元;信号调理模块包括滤波器和放大器;本体上设置有腰带和固定腰带的卡接部。
信号压缩模块包括图像压缩模块和DSP控制芯片,图像压缩模块通过DSP控制芯片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连接。
存储单元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随机访问存储单元、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单元其中的任一种。
输入单元包括设置在本体上的触摸屏,触摸屏镶嵌设置在本体外侧面的凹槽内。接口单元包括LTE网络接口、WIFI网络接口、USB接口、电源接口。
本实用新型只需改变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相应代码即可实现不同通信功能,灵活性高,可以预存多套逻辑代码,使得该终端在不断电的情况下与多种通信体制进行对接,采集速度快,图像连续性好,能够传输实时图像画面,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本体,本体内设置有无线通信单元、输入单元、控制单元、存储单元、接口单元、输出单元和电源单元;无线通信单元、输入单元、存储单元、接口单元、输出单元和电源单元分别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无线通信单元包括无线互联网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其中,无线互联网模块支持移动终端的无线互联网接入;该模块所涉及的无线互联网接入技术可以包括WLAN(无线LAN)(Wi-Fi)、无线宽带、HSDPA等。移动通信模块将无线电信号发送到基站、外部终端以及服务器,无线电信号可以包括语音通话信号、视频通话信号、或者根据多媒体消息发送、接收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控制单元包括多媒体模块和中央处理器,多媒体模块包括信号采样模块、信号压缩模块、信号调理模块;信号采样模块依次通过信号压缩模块、信号调理模块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中央处理器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输出单元包括显示单元、信号输出模块和警报单元;在进行信号传输时,可以通过显示单元及时直观观测到传输的进度情况即完成度,信号输出模块可以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度,警报单元用于特殊情况的报警警示。信号调理模块包括滤波器和放大器;本体上设置有腰带和固定腰带的卡接部。这样可以在使用时将其固定在腰上进行信号传输使用,将双手解放出来便于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骏(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高骏(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750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