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存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74269.X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3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明;李玉松;黄贝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南国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G06F2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58 | 代理人: | 彭琼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存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存储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数据的快速增长,人们经常会利用移动存储设备来保存以及传输数据。移动存储设备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存储设备内的数据安全性也在困扰着人们。因为移动存储设备容易被借用或者丢失,所以移动存储设备里的数据会被泄露。为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人们利用指纹对移动存储器进行加密。然而,因为指纹容易被磨损,所以利用指纹识别存储器存在识别时间长、识别精度低的问题。另外,指纹容易被复制为指纹模型,非法用户可能会利用指纹模型获取移动硬盘内的数据。现有的移动存储设备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存储器。
在第一种的实现方式中,移动存储器包括:存储控制组件、区域划分组件、身份采集组件和区域索引组件,存储控制组件分别与区域划分组件、身份采集组件和区域索引组件连接,其中,
区域划分组件被配置为将存储控制组件的存储区域划分为公共区域和加密区域;
身份采集组件被配置为采集身份信息,并将所采集的身份信息向存储控制组件发送;
存储控制组件被配置为接收身份信息,并基于所接收的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当身份认证未通过时,生成索引公共区域的第一索引指令,或者当身份认证通过时,生成索引公共区域和加密区域的第二索引指令;
区域索引组件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一索引指令,索引并呈现公共区域,或者响应于第二索引指令,索引并呈现公共区域和加密区域。
结合上述第一种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区域划分组件包括:划分单元、加密单元和发送单元,加密单元分别与划分单元和发送单元连接,其中,
划分单元被配置为将存储控制组件的存储区域划分为公共区域和待加密区域;
加密单元被配置为生成密钥,并利用生成的密钥为待加密区域进行加密,生成加密区域;
发送单元被配置为获取密钥,并将密钥发送给存储控制组件。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控制组件还被配置为接收密钥,并将密钥设置在第二索引指令中。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区域索引组件包括:索引单元、解密单元和呈现单元,解密单元分别与索引单元和呈现单元连接,其中,
索引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一索引指令,索引公共区域,或者响应于第二索引指令,索引公共区域和加密区域;
解密单元被配置为利用第二索引指令中的密钥对加密区域进行解密;
呈现单元,被配置为呈现索引到的公共区域和加密区域,或者仅呈现索引到的公共区域。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控制组件包括:存储组件和控制组件,存储组件为移动硬盘或者U盘。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组件包括:
外壳;
设置在外壳内的印制电路板;
设置在印制电路板上的存储芯片和主控芯片;
设置在印制电路板端部的接口。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身份采集组件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种:指静脉采集组件、指纹采集组件、卡片信息采集组件、虹膜信息采集组件和声纹信息采集组件。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身份采集组件为指静脉采集组件时,身份信息为指静脉图像信息。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指静脉采集组件包括:外壳、手指容腔、红外光源和红外成像部件,其中,
手指容腔嵌入在外壳的开孔内;
红外光源和红外成像部件分别设置在手指容腔的外侧。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移动存储器还包括:区域恢复组件,区域恢复组件与存储控制组件连接,
区域恢复组件被配置为取消区域划分组件的区域划分操作,将已划分的公共区域和加密区域恢复为划分前的存储控制组件的存储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南国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燕南国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742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