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屏蔽功能的触头盒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74061.8 | 申请日: | 2016-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5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安普格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B1/14 | 分类号: | H02B1/1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203 | 代理人: | 廖吉保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屏蔽 功能 盒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屏蔽功能的触头盒装置。
背景技术
触头盒是开关柜的绝缘件,起到绝缘隔离和联接过渡的作用。随着户内高压成套开关设备逐步向小型化、全绝缘和全封闭等方向发展,电极之间的电场强度也更加集中和不均匀。同时,随着运行电压的升高,在高电压作用下,触头盒的静触头与导电杆动作时,存在局部电场过高,电场分布不均匀,易产生电晕现象。对绝缘筒体产生严重破环,影响电网系统的可靠运行。
为改善电晕现象,现有技术中,在绝缘筒体壁内设置屏蔽罩,其缺陷在于:绝缘筒臂因预留屏蔽罩而绝缘不够,容易被击穿造成耐压不良,静触头与导电杆分断时,电场畸变主要产生在触头盒嵌件尾端,现有技术屏蔽结构只屏蔽静触头端,同样存在放电的安全隐患。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研发一种克服所述缺陷的具有屏蔽功能的触头盒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屏蔽功能的触头盒装置,以改善电晕对触头盒的损坏,延长使用寿命而节约成本。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具有屏蔽功能的触头盒装置,包括带出线口的绝缘筒,绝缘筒的顶部设置安装静触头的嵌件,安装静触头的嵌件四周设置屏蔽环。
进一步,绝缘筒的顶部封闭,绝缘筒的底部开口,出线口位于绝缘筒的侧部。
进一步,屏蔽环上设置针脚,针脚与带电显示装置连接。
进一步,屏蔽环的两侧分别设置针脚,针脚设置为弯折状,两针脚分别与带电显示装置连接。
进一步,绝缘筒的顶部外壁中心设置凸起,凸起四周由环形圈包围,环形圈与凸起之间形成环形槽。
进一步,环形圈由内圈和外圈组成。
进一步,绝缘筒的顶部内壁中心设有凸台,凸台中设有安装槽,安装静触头的嵌件安装于安装槽中。
进一步,绝缘筒、出线口、安装静触头的嵌件和屏蔽环采用环氧树脂浇注一体成型。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绝缘筒的顶部设置安装静触头的嵌件,安装静触头的嵌件四周设置屏蔽环,屏蔽环起到改善电场分布的作用,减少电场对绝缘筒内部的电应力,从而有效地减少或者消除电晕现象,保护绝缘筒不受损坏,延长绝缘筒的使用寿命而节约成本。
屏蔽环上设置针脚,针脚与带电显示装置连接,针脚可以起到固定屏蔽环的作用,防止屏蔽环移位,带电显示装置可通过针脚检测带电情况。
绝缘筒顶部外壁中心设置凸起,凸起四周由环形圈包围,环形圈与凸起之间形成环形槽,该环形槽可以增加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纵向剖视图。
标号说明
绝缘筒1出线口11
顶部12 底部13
凸起14 环形圈15
内圈151外圈152
环形槽16 凸台17
安装槽171嵌件2
屏蔽环3针脚3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5所述,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具有屏蔽功能的触头盒装置,包括带出线口11的绝缘筒1,绝缘筒1的顶部12设置安装静触头的嵌件2,安装静触头的嵌件2四周设置屏蔽环3。屏蔽环3起到改善电场分布的作用,减少电场对绝缘筒1内部的电应力,从而有效地减少或者消除电晕现象,保护绝缘筒1不受损坏。
绝缘筒1、出线口11、安装静触头的嵌件2和屏蔽环3采用环氧树脂浇注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中,绝缘筒1的顶部12封闭,绝缘筒1的底部13开口,出线口11位于绝缘筒1的侧部。
如图4所示,屏蔽环3上设置针脚31,针脚31与带电显示装置(图中未示出)连接。针脚31可以起到固定屏蔽环3的作用,防止屏蔽环3移位,带电显示装置可通过针脚3检测带电情况。
本实施例中,屏蔽环3的两侧分别设置针脚31,针脚31设置为弯折状,两针脚31分别与带电显示装置连接。
绝缘筒1的顶部12外壁中心设置凸起14,凸起14四周由环形圈15包围,环形圈15与凸起14之间形成环形槽16,该环形槽16可以增加散热效果。本实施例中,环形圈15由内圈151和外圈152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安普格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安普格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740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