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靠背马扎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73831.7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0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平 |
主分类号: | A47C4/30 | 分类号: | A47C4/30;A47C7/02;A47C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栋律师事务所11425 | 代理人: | 李萍 |
地址: | 610015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靠背 马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椅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折叠靠背马扎。
背景技术
马扎在使用时,主受力部位在于支腿架,支腿架的主受力点在于两个支腿架的连接部位。当长时间使用,由于支腿架变形,导致马扎不平稳或损坏。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改进支腿架材质,从而提升马扎使用寿命。上述方式虽然通过增加支腿的性能提升了马扎的使用寿命,但是两个支腿架之间的铰接口处却依旧易损坏,造成马扎承重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靠背马扎,解决现有折叠靠背马扎使用寿命短,承重小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折叠靠背马扎,包括,两个支腿架,两个所述支腿架铰接,两个所述支腿架的铰接接口通过对锁螺丝连接。
其中,所述对锁螺丝的螺母安装于铰接接口内,所述对锁螺丝的螺母与铰接接口的间隙为0.15mm。
其中,包括,垫片,所述垫片套于所述对锁螺丝的螺母上,位于两个所述支腿架之间。
其中,所述支腿架的支腿为矩形管。
其中,包括,靠背,所述靠背的固定端与所述支腿架铰接。
其中,所述靠背与支腿架的铰接点距支脚架顶端与距支脚架底端的距离比为1:3-4。
其中,包括,凳面织带;所述凳面织带两端为缝合形成的环形套口,环形套口套装于支腿架的座面横梁上。
其中,包括,环形织带;所述环形织带套装于所述靠背上。
其中,还包括,靠背龙骨;所述靠背龙骨设置于所述靠背的两个立管之间,所述环形织带套装于所述龙骨外。
其中,还包括,所述靠背龙骨为弧形龙骨,符合人体后背曲线。
本实用新型的马扎通过使用对锁螺丝作为铰接连接件,减少铰接接口与螺母间隙,减少受力时铰接接口受压强破坏,提高承重效果,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对锁螺丝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支腿架部位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靠背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凳面织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图1-6所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折叠靠背马扎,包括两个支腿架1,由支腿101、脚部横管102及座面横梁103组成矩形的支腿架。脚部横管102为与地面直接接触的横管,座面横管103用于支撑凳面织带的横管。在支腿101上开设铰接接口104,将对锁螺丝5的螺母502依次塞入两个支腿架1的支腿101的铰接接口104内,其中,为避免支腿101之间摩擦以及增加锁紧力,防松,两个支腿101之间设置一垫片503。将螺丝501拧入螺母502内,从而完成支腿架1的安装。铰接接口104与对锁螺丝5的螺母502的间隙为0.15mm,即铰接接口的直径比螺母502大0.15mm。优选的,铰接接口孔径为8mm,螺母直径为7.85mm,间隙为0.15mm。减少受力时铰接接口104的压强破坏,提高承重效果,延长使用寿命。传统折叠马扎,采用铆钉铆接或螺栓连接,常规参数铆钉孔或螺纹孔的孔径为4mm、4.5mm及5mm,铆钉或螺栓直径对应为3.5mm、4mm、4.5mm。连接件自身尺寸较小以及螺纹等因素影响,与相应孔径配合间隙达0.5mm,在受力时,铰接孔形成较大压强,导致铰接孔更易变形,严重影响承重效果以及使用寿命。且螺栓连接的螺杆超出螺帽位置,容易发生剐蹭衣物或皮肤,铆钉连接的铆钉头由于工艺问题常会残留毛刺,生产过程中人工清理会提高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平,未经王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738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整体轴承的永磁无刷高速电机
- 下一篇:铝合金框架仿古折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