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型飞机拉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73151.5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5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邹湘伏;周志东;关斌;陶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20 | 分类号: | B64D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任重,冯振宁 |
地址: | 412002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型 飞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烟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搭载活塞类发动机航空器的拉烟系统。
背景技术
航空器在进行表演或者广告宣传时,经常会在空中通过释放烟雾,在一段时间内留下飞机飞过的痕迹,其控制就是通过一套拉烟系统来实现。一般的航空器拉烟系统,主要由增压输送装置、控制装置、拉烟吊舱、喷嘴等组成,增压输送装置可以是高压气体或油泵,将液体拉烟剂增压后经控制装置送至喷嘴喷出,增压输送装置、控制装置由管路连接放置在拉烟吊舱中,喷嘴安装在发动机尾喷口处。该拉烟系统存在的缺点是:结构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成本、控制精准、易安装的搭载活塞类发动机航空器的拉烟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拉烟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轻型飞机拉烟系统,包括喷油接头,电磁阀,增压泵,手动油泵油壶和连接管,喷油接头与发动机排气消声器连接;所述手动油泵从油壶吸取拉烟剂,将拉烟剂供给增压泵,增压泵将拉烟剂增压,经电磁阀输送给喷油接头,喷油接头将拉烟剂喷入发动机排气消声器。
进一步地,所述增压泵为直流增压泵。
进一步地,所述手动油泵串联安装于油壶与直流增压泵之间,或者串联安装于直流增压泵与电磁阀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阀和直流增压泵由同一开关控制,同时开启或同时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阀到喷油接头的距离小于20cm。
进一步地,喷油接头安装于发动机排气口消声器端面中部。
进一步地,喷油接头端的连接管为耐高温材质,连接管长度应到达飞机飞行中风可以吹到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耐高温材质为不锈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活塞式发动机的轻型飞机。手动油泵,串联安装于油壶与直流增压泵之间,或者串联安装于直流增压泵与电磁阀之间,通过手挤压手动油泵排除管路中的气体,解决了直流增压泵“吸空”导致供油不畅问题。所述电磁阀和直流增压泵的控制电路由同一开关控制,同时开启或同时关闭,解决了拉烟系统开闭功能,并有效避免了拉烟系统产生“虹吸”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轻型飞机的拉烟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轻型飞机拉烟系统,包括喷油接头1,电磁阀2,增压泵3,连接管4,手动油泵5和油壶6。喷油接头1,电磁阀2,增压泵3,手动油泵5和油壶6串联安装在连接管4上,喷油接头1和油壶6设置在拉烟系统两端,喷油接头1与发动机排气消声器连接,油壶6设置在飞机机舱。用手挤压手动油泵5,将液体拉烟剂从油壶6中抽出,使液体拉烟剂流向增压泵3,排除其间管路内的空气,使增压泵3在通电后能给管路内的拉烟剂增压。在增压泵3通电时,电磁阀2同时打开,使拉烟剂经过电磁阀2进入与喷油接头1喷入排气口的消声器,在消声器中拉烟剂与高温废气不充分燃烧产生浓烟,与废气一起排出,在一段时间内留下飞机飞过的痕迹。
增压泵3为直流增压泵。
手动油泵5串联安装于油壶6与直流增压泵3之间,通过手挤压手动油泵排除管路中的气体,解决了直流增压泵“吸空”导致供油不畅问题。
电磁阀2和直流增压泵3由同一开关控制,同时开启或同时关闭,有效的防止结束后的滴漏。
电磁阀2与喷油接头1之间距离尽可能短,应短于20cm,以减少上述两者之间油管中拉烟剂残留量。
喷油接头1安装于消声器端面中部。
由于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消声器温度较高,足以融化橡胶类管路,因此,喷油接头部位通过耐高温材料连接管连接,再与软管连接,使软管远离喷油接头,耐高温材料连接管长度应到达风能吹到的位置,所述的耐高温材料可以是不锈钢、铝合金,耐高温连接管经过风冷冷却,再与软管连接,避免高温融化软管导致的拉烟剂泄漏,避免了失火的风险。
上述实施方式是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解释和说明,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731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以及空中任务执行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无线电舱室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