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蓝光转换胶带及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69151.8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5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夏春苗;张冬菊;丁清华;吕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K9/64 | 分类号: | F21K9/64;F21K9/61;F21V8/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换 胶带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胶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蓝光转换胶带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量子点膜在显示行业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含量子点膜的背光模组具有色域范围更加宽广、更加明亮等优点,含量子点膜的背光模组采用的是蓝色LED光源,在模组的边缘出现蓝色光的漏光现象,此现象导致显示屏在显示画面的边缘有偏蓝的现象,影响客户体验。
目前在组装模组时采用黑色的遮蔽胶来解决漏光问题,但此方案由于无法完全对蓝光进行遮蔽,依然存在漏光现象,另一方案采用的是使用量子点膜进行遮光,此方案能够将漏出的蓝光合成为白光,但由于量子点膜的高单价导致成本高,同时由于量子点对水汽和氧气的不稳定性,导致遮挡随时间会有减弱,同时由于遮光使用的是窄尺寸,其寿命较大尺寸量子点膜更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高效的蓝光转换胶带,通过将荧光粉、离型剂与成膜树脂复合在一层中来实现兼具蓝光转换和离型性能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蓝光转换胶带,包括基材层10、胶黏剂层20和复合层30,基材层10具有上下两表面,胶黏剂层20设置在基材层10的下表面,复合层30设置在基材层10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复合层30的材料包括成膜树脂、离型剂和荧光粉31,荧光粉31均匀分布在复合层30中,且能够吸收蓝光并转换为白光。
进一步地,荧光粉重量为成膜树脂重量的5%~80%,离型剂重量为成膜树脂重量的1%~20%。将荧光粉、离型剂重量限制在上述范围内,可以使蓝光转换胶带兼具蓝光转换和离型性能。该蓝光转换胶带贴于背光模组导光板漏光面,能够克服背光模组中蓝光的泄露,将漏出的蓝光转换为白光,提高了背光模组的色度均匀度,维持色彩白平衡,提高了显示质量。
进一步地,荧光粉重量为成膜树脂重量的10%~35%,离型剂重量为成膜树脂重量的5%~15%。
进一步地,基材层为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或聚酯薄膜。
进一步地,胶黏剂层的材料为丙烯酸、有机硅或聚氨酯。
进一步地,荧光粉为黄色荧光粉、绿色荧光粉或红色荧光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进一步地,成膜树脂为热固树脂、热塑树脂或者紫外光固化树脂。
进一步地,离型剂为有机硅或含氟化合物。
进一步地,复合层的厚度为5~100μm。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该蓝光转换胶带的背光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蓝光漏光现象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蓝色LED光源、反射板、导光板、扩散膜和增亮膜,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上述的蓝光转换胶带,蓝光转换胶带贴附于导光板的漏光面上,将漏出的蓝光转换为白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蓝光转换胶带通过将荧光粉、离型剂与成膜树脂复合在一层中来实现兼具蓝光转换和离型性能的目的。该胶带自背面卷曲时,胶黏剂层可以和复合层贴合、剥离,起离型膜作用,而无需另外再设置一层离型层且无需将离型层撕除丢弃,该结构简单、经济、环保。
2、本实用新型的蓝光转换胶带采用荧光粉,由于荧光粉相比于量子点材料性能更为稳定,不易受到水氧影响而实现,因而该蓝光转换胶带更加经济、高效。
3、本实用新型的蓝光转换胶带用于背光模组,可以将从导光板漏光面漏出的蓝色光经过蓝光转换胶带变成白光,从而克服背光模组中蓝光的泄露,提高了背光模组的色度均匀度,维持色彩白平衡,提高了显示质量。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蓝光转换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为基材层,20为胶黏剂层,30为复合层,31为荧光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691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B板与元器件引脚以及外引线可靠连接结构
- 下一篇:充气式贴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