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船舶建造中电缆敷设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68643.5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2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沈雄雄;顾黎军;王长杰;陈政伟;杨永鑫;丁德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12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船舶 建造 电缆 敷设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建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船舶建造中电缆敷设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电缆敷设与保护工作,而使用电缆管可以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电缆承载、通道和保护措施。按相关船舶建造规范,电缆的敷设需要每隔一定距离加以紧固,现有的电缆管敷设电缆后没有可靠的电缆绑扎位置和方法,不能完全满足船舶建造电缆敷设的相关规范。
目前,是选用一定长度的扁钢,在电缆敷设后焊接在电缆管口,并用电缆绑扎带将已敷设的电缆与焊好的扁钢绑扎在一起来满足电缆敷设的需要。这样,一方面会增加电焊、打磨和油漆修补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会有极大风险造成电缆的损坏,影响电缆敷设的周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种用于船舶建造中电缆敷设固定装置,避免了传统方式电焊、打磨和油漆修补的工作,避免对电缆造成的损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船舶建造中电缆敷设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h型电缆管夹和电缆管,所述电缆管中容纳有电缆,所述h型电缆管夹的开口部卡设在电缆管的侧壁上,所述h型电缆管夹的上部和电缆之间通过绑扎带绑扎固定,所述电缆管的边缘倒圆角。
所述h型电缆管夹与电缆管的侧壁之间焊接固定。
所述h型电缆管夹的右侧壁上设有螺栓孔,通过可调节螺丝将h型电缆管夹紧固在电缆管上。
所述可调节螺丝的长度大于h型电缆管夹的右侧壁的厚度。
在所述电缆管的侧壁上卡设若干h型电缆管夹,所述h型电缆管夹在电缆管的侧壁上等距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①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效能实用,可以在任何区域采用便捷的方式安装使用,避免了传统方式电焊、打磨和油漆修补的工作,避免对电缆造成损坏,极大减少后道作业量,提高造船效率;②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电缆管壁厚实际使用固定螺丝进行紧固度调节;③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并可多组联合同时使用,能有效减少电缆管口扁钢烧焊引起的电缆破坏问题,降低了焊接、打磨、油漆修补的工作量,便于施工,减少了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效果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h型电缆管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以求更为清楚明了地理解其结构类型和使用方式,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用于船舶建造中电缆敷设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h型电缆管夹1和电缆管2,所述电缆管2中容纳有电缆3,所述h型电缆管夹1的开口部卡设在电缆管2的侧壁上,所述h型电缆管夹1的上部和电缆3之间通过绑扎带4绑扎固定,所述电缆管2的边缘倒圆角。
本实施例所述h型电缆管夹1的右侧壁上设有螺栓孔5,通过可调节螺丝6将h型电缆管夹1紧固在电缆管2上,为保证h型电缆管夹1的右侧壁紧固在电缆管2的侧壁上,可调节螺丝6的长度大于h型电缆管夹1的右侧壁的厚度。
为满足实际应用,根据具体电缆的敷设数量,在所述电缆管2的侧壁上卡设若干h型电缆管夹1,作为优选,h型电缆管夹1在电缆管2的侧壁上等距分布。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h型电缆管夹与电缆管的侧壁之间焊接固定,其余技术方案采用实施例1中相同的技术方案。
尽管上述实施例已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具体描述,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应该理解为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以及范围之内基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进行修改或改进,这些修改和改进都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以及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686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