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向运动混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68496.1 | 申请日: | 201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5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美优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地址: | 2014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向 运动 混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生产混合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向运动混合机。
背景技术
混合机广泛应用于医学、化工、食品、染料、饲料、化肥、农药等行业,其是利用机械力和重力等,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物料均匀混合起来的机械。而在某些方面的制造行业中,对于某些物料进行混合时,是不能采用普通搅拌式混合机进行混合的,因为搅拌轴会对物料进行破碎性破坏,同时由于离心力的影响,使得物料比重偏析,但是,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混合机的混合筒只能做自转运动,使物料混合均匀度不高,且混合时间长,混合的均匀度会影响到混合后的物料成分的一致性,也影响后续的加工过程,同时也容易对所生产的物品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向运动混合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向运动混合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倾斜的旋转电机和升降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变速装置与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与旋转台连接,所述旋转台的另一侧与U形旋转支架活动铰接连接,所述U形旋转支架内与混合筒的一端连接,所述混合筒的另一端上套设有固定连接的外圈,所述外圈的中部开设有梯形环形滑槽,所述梯形环形滑槽内设有两组相配合使用的圆盘滑扣,且两组圆形滑扣以混合筒为对称分布,两组所述圆盘滑扣的另一端均与圆形支架的顶端内侧壁活动铰接连接,所述圆形支架的中部底面上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另一端上插接在滑动块上,所述滑动块的另一端上插接有丝杆,所述丝杆通过联轴器与升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机架的顶面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通过摩擦滚珠与旋转台的侧边接触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台包括呈向下开口的转动台,所述转动台的底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插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四周顶面通过若干个滚珠与转动台活动连接,且滚珠设置在环形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混合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且进料口和出料口上均设有与其相配合使用的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旋转电机的倾斜角度范围为30°-60°。
优选的,所述转动座与转动台的横截面均呈相同的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旋转电机倾斜安装在机架内,使得后面的调速装置、旋转轴、旋转台和U形旋转支架也跟随倾斜,以便于混合筒的倾斜,方便后面的工序的进行,并且在混合筒的另一端上固定设有外圈,并且在外圈上开设有梯形环形滑槽以及在其内设有圆盘滑扣,而圆盘滑扣与圆形支架活动铰接连接,圆形支架通过升降杆、滑动块和丝杆受到升降电机的运行影响,使得混合筒实现了的旋转运动,同时也能够确保混合筒的上下往复运动,提高了物料在混合筒内的流动性,大大的提高了物料的均匀性,而通过支撑架的设置,能够确保旋转台在旋转摩擦过程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全自动化操作,便于操作使用,能够把旋转运动和上下往复运动结合起来,在混合筒运行的情况下,便于实现混合筒的多向运动,从而实现了物料在混合筒内做多向运动,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混合的效果,从而有利于提高混合后的物料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台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旋转电机、3旋转电机、4变速装置、5旋转轴、6旋转台、7U形旋转支架、8混合筒、9外圈、10梯形环形滑槽、11圆盘滑扣、12圆形支架、13升降杆、14滑动块、15丝杆、16支撑架、61转动台、62环形凹槽、63转动座、64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美优制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美优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684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苞车前子壳粉∕麦麸复合粉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香米加工用生产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