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无痕取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68018.0 | 申请日: | 201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6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郭明森;孙鹏;杜荣钦;尹建刚;高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1/00 | 分类号: | B08B11/00;B08B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60 | 代理人: | 陈琳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无痕取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抓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无痕取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厂内对手机屏超声波清洗后,进入下一个工站检测表面前,以往人工取放会导致手机屏表面的再次污染,而且人工效率不太高,还容易导致产品损坏,为了保证手机屏取放的稳定性,且不影响产品表面的洁净。
故,有必要设计一种自动化无痕取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人工取料二次污染问题、节约时间的自动无痕取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无痕取料装置,其包括:底板、固定在底板上用于固定产品的夹具组件、在底板上滑动连接的Y轴运动平台、滑动连接在该Y轴运动平台上的X轴运动平台、以及滑动连接在该X轴运动平台上的检测吸取组件;其中,所述夹具组件包括装设产品的超声波清洗框;所述检测吸取组件包括:吸取产品的至少一个吸头、与该吸头连接的吸盘、与该吸盘连接的垂直补偿器、以及驱动该垂直补偿器运动的旋转气缸、以及驱动该旋转气缸运动的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
优选地,所述检测吸取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垂直补偿器连接的支撑板、位于该支撑板的感应开关和连接块、以及与该连接块连接的连接板,所述旋转气缸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微调所述吸头与产品的相对高度的手调平台。
优选地,所述吸头、吸盘、垂直补偿器、感应开关和连接块均设有三个。
优选地,所述超声波清洗框内设有并列设置3个容置空间,每个容置空间内可以容置多个产品。
优选地,所述检测吸取组件还包括气缸连接板,所述气缸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旋转气缸连接,气缸连接板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连接。
优选地,所述夹具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多个垫高柱、与该多个垫高柱连接的夹具板、以及固定在该夹具板多个定位柱,所述超声波清洗框固定在所述夹具板上,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超声波清洗框外。
优选地,还包括连接所述X轴运动平台和Y轴运动平台的连接支架组件,所述连接支架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加强板、连接该两个加强板的固定板、连接该两个加强板一端和Y轴运动平台的Y轴平台连接板、以及连接该两个加强板另一端和X轴运动平台的X轴平台安装板。
优选地,还包括连接所述检测吸取组件和X轴运动平台的平台连接组件,所述平台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X轴运动平台连接的连接板、与该连接板连接的多个加强筋板、以及用于固定所述检测吸取组件在所述X轴运动平台上的竖板。
优选地,还包括与X轴运动平台连接的X轴拖链、以及与Y轴运动平台连接的Y轴拖链。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动无痕真空取料装置,解决了人工取料二次污染问题,取料工作效率快,节约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无痕取料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自动无痕取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自动无痕取料装置的夹具组件的单独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自动无痕取料装置的检测吸取组件的单独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自动无痕取料装置的右视图;
图6为图1所示自动无痕取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号说明:
1-底板、2-夹具组件、21-垫高柱、22-夹具板、23-超声波清洗框、24-定位柱24、、25-产品、3-检测吸取组件、31-吸头、32-吸盘、33-垂直补偿器、313-支撑板、34-感应开关、35-连接块、36-连接板、37-旋转气缸、312-气缸连接板、38-第二气缸、39-第三气缸、4-Y轴运动平台、5-X轴拖链、6-连接支架组件、7-X轴运动平台、8-Y轴拖链、9-平台连接组件、10-手调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自动无痕取料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本自动无痕取料装置包括:底板1、固定在底板1上用于固定产品的夹具组件2、在底板1上滑动连接的Y轴运动平台4、滑动连接在该Y轴运动平台4上的X轴运动平台7、滑动连接在该X轴运动平台7上的检测吸取组件3、与该X轴运动平台7连接的X轴拖链5、连接支架组件6、与Y轴运动平台4连接的Y轴拖链8、平台连接组件9、以及手调平台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680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捷负载器
- 下一篇:一种可穿戴的减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