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调温的即热式电磁热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67831.6 | 申请日: | 2016-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1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洛宁;臧泳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洛宁 |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F24H1/10;F24H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11255 | 代理人: | 黄晓军 |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调温 即热式 电磁 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热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调温的即热式电磁热水器。
背景技术
电磁热水器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磁能的加热器。
现有的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及电磁热水器等,普遍用调节冷热水龙头流量来调温,这种方法调节温度时浪费水严重,并且受到管路上其他用户用水的影响,容易因水压变化而出现水温忽高忽低现象。在调节温度的时候,现有的热水器靠手触感觉、估计,调节时,可能烫手或被冷水刺激。
现有的即热式电磁热水器多采用通过电磁加热金属管、板或者在非金属内胆中安装金属板的方式,加热金属结构也多采用螺旋式或者多回路方式以增加加热时间。
现有的储水式热水器用大储水箱加热,时间长,用水量有限制。现有的热水器将储水加热以后,用不完就任其慢慢冷却,浪费能源,并且储水箱内热水用完就不能正常供应热水。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热水器的缺点为:普遍不能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导致调节温度时浪费水严重。而采用螺旋式或多回路方式的即热式电磁热水器仍然改变不了导热金属与水接触面积有限的缺点,将导致加热效率低,或者水流速慢,或者热水器体积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调温的即热式电磁热水器,以实现出水温度的自动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调温的即热式电磁热水器,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加热管、加热芯、电磁加热线圈、温度传感器、水流开关、驱动电路板和单片机;
所述驱动电路板和所述单片机电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板的两个电流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电磁加热线圈,所述的进水管和所述加热管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加热管的出水端和所述出水管连接,所述加热管内设有不锈钢管制成的所述加热芯,所述加热管外绕有电磁加热线圈,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加热管的出水端;
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加热管的出水温度,将检测得到的水温信号传给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将所述出水温度与用户预设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向所述驱动电路板发送调节加热功率的控制命令。
进一步地,在加热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都设置有管接头,所述电磁加热线圈位于两个管接头之间。
进一步地,在所述加热管的进水端的管接头的外侧设置有水流开关,所述水流开关和单片机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芯为不锈钢箔、不锈钢丝或者镀有防锈层的钢管,所述加热管为陶瓷管、微晶玻璃管或者石英玻璃管。
进一步地,所述即热式电磁热水器还包括:监控面板,所述监控面板和所述单片机电路连接,所述监控面板显示加热管的出水温度和用户设定水温。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调温的即热式电磁热水器置于铁盒中。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调温的即热式电磁热水器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电路,可以根据出水温度与用户预设温度的比较结果来调节驱动电路板的加热功率,实现了温度的自动控制。改变了传统通过调节冷热水流的调温方式,而是调节电磁波功率。在断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即热式电磁热水器可以自动关闭加热电源。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自动调温的即热式电磁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出水管1,进水管2,水流开关3,管接头4,加热管5,加热芯6,电磁加热线圈7,管接头8,温度传感器9,驱动电路板10,单片机11,电源12和监控面板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洛宁,未经张洛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678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