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头和转接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66363.0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9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戴根洪;戴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科林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40;H01R13/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地址: | 213241 江苏省常州市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头 转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头和转接插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压电信号传输领域的插头和转接插头。
背景技术
在低压信号传输中,传输质量最低的环节会决定最终的信号质量。通常导线本身对信号质量的影响较小,而接口则常常导致较大的信号衰减和畸变。例如,音频传输就是典型的低压信号传输领域。插头和转接头的质量对于最终的音质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举例来说,电吉他使用的是6.3毫米的插头是一个典型的用于低压电信号传输的插头。对于电吉他来说,其对于电信号的传输质量的要求较高,同时,由于常常被用于表演,需要反复插拔和在连接状态下移动,对于插头的耐用度,甚至外观都有很高的要求。
当前的插头,通常两个壳体均向外延伸,形成贴合面,并在贴合面处以螺丝固定。并且,导体柱需要先与一导体片焊接后,再通过导体片与电线焊接的方式间接与电线电连接。而转接头,通常只是一个两端都适于插入接口的棒状结构物。
当前的插头,和转接头具有以下问题:
1.螺丝裸露,外观不美观,并容易造成额外的损伤。例如,当这种插头被用在随身携带的设备,例如Hi-Fi耳机上时,裸露的螺丝容易钩坏衣物。又例如,当这种插头被用在接线很多而安装位置较为狭窄的设备上时,容易勾住其他电线而造成不便。
2.生产困难,生产效率低。传统方法制作的插头需要手工或者自动拧紧螺丝。当采取手工拧紧的方式时,生产效率低,次品率高。而采用自动拧紧 时,由于对准精度要求高,设备昂贵,成本较高。
3.传统的插头,由于外壳多采用金属件,导体柱与电线连接处需要设置绝缘件进行隔离。而传统的插头,基于成本的考虑,壳体内并无绝缘件的限位设备,导致绝缘件可以相对壳体自由滑动,对导体柱与电线的连接产生不利影响。因为传统的插头还必须采取导体柱先与一导体片焊接后,再通过导体片与电线焊接的方式间接与电线电连接,工序复杂,次品率高,连接电阻大,耐用性差。
4.传统的转接插头,对于插入插口的深度并没有限制,容易导致接触不良甚至损坏插口。
基于现有设计,上述缺点几乎无法克服,所以非常有必要给出更加合理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紧凑、美观、耐用且易于生产的插头和转接插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头,包括导体柱、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密封圈和绝缘件,该第一壳体包括主体和空心柱,该空心柱的一端向背离该主体的方向延伸,另一端与该主体固定,该导体柱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该空心柱内,并通过该密封圈与该空心柱固定,该绝缘件设置在该主体和该导体柱之间。该主体上还设有多个凹部或凸部,该第二壳体上设有与多个该凹部或凸部对应的多个凸部或凹部,该第一壳体和该第二壳体通过该凹部或凸部和该凸部或凹部的配合固定。该凹部和/或该凸部或凹部与该绝缘件接触并限位该绝缘件,或者,该凹部和该主体与该绝缘件接触并限位该绝缘件,或者,该凸部和该主体与该绝缘件接触并限位该绝缘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主体包括第一底壁和第一侧壁,该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底壁和第二侧壁;
该凹部包括座体和凹陷,该凸部包括座体和凸起;
该第一侧壁或该第一底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座体,每个该第一座体上设 有一个该凹陷或凸起;
该第二侧壁或该第二底壁上设有多个第二座体,每个该第二座体上设有一个该凸起或凹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第一座体的数量为三个,该三个第一座体以两两间隔120°的方式设置在该第一侧壁内侧;
该第二座体的数量为三个,该三个第二座体以两两间隔120°的方式设置在该第二侧壁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三个第一座体与该绝缘件接触并限位该绝缘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导体柱包括延伸出该空心柱的外端、位于该主体内部的内端和柱体,该内端设有适于直接与电线焊接的环形槽;
该密封圈设置在该柱体上且与该外端接触,并固定该外端和该空心柱的一端。
为解决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部分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转接插头,包括第三导体柱、第四导体柱、第三壳体、第四壳体、第三密封圈、第四密封圈、第三绝缘件和第四绝缘件;其特征在于:
该第三壳体包括第三主体和第三空心柱,该第三空心柱的一端向背离该第三主体的方向延伸,另一端与该第三主体固定,该第三导体柱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该第三空心柱内,并通过第三密封圈与该第三空心柱固定,该第三绝缘件设置在该第三主体和该第三导体柱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科林线缆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科林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663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透明度的电线插头
- 下一篇:一二次融合成套柱上断路器专用圆形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