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66232.2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2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靖;孙川川;陶瑞涛;张冰;王霁昀;梁静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F25D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1 | 代理人: | 薛峰,夏开松 |
地址: | 2661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冻冷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现有绝大部分冰箱,门体与箱体仅依靠磁条与箱壳间的吸力来实现冰箱的密封。密封的可靠性差,磁条导热性好,容易造成冷量损失,导致了能耗上升,并造成箱口结露。为此现有冰箱需在箱体金属门框四周加装防凝露管,这样不仅仅浪费材料、生产工艺复杂,也会向冰箱内传热造成能量损失。再者现有冰箱的容积越来越大,产生的负压也越来越大,造成用户不容易开门。部分冰箱中针对漏热问题的解决方案大多采用机械互锁结构代替门封条,如博世西门子公司公开了一种铰链式的闭门结构,澳柯玛公司公开了一种用于开门助力的把手结构,科龙公司公开了一种含有门体铰链的利用门体自重实现自动关门的结构等,这些方案结构均较为复杂,且可靠性一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的冰箱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新颖的冰箱,其在门的密封处未使用磁条密封,减小了门封的由于热桥而导致的漏热量;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更换、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箱体和门体,所述箱体内限定有储物间室;所述门体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箱体,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储物间室。特别地,所述冰箱还包括开关门组件,所述开关门组件包括:
把手,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门体,所述把手具有挂钩部和手持部;
配合支架,设置于所述箱体,配置成在所述门体关闭后与所述挂钩部配合锁定所述门体和所述箱体;且
所述手持部配置成在所述门体关闭时,且在受到作用力沿第一方向转动时带动所述挂钩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从所述配合支架脱离,以解除所述门体与所述箱体间的锁定,从而允许所述门体打开所述储物间室;且
所述挂钩部配置成在所述门体关闭的过程中,所述挂钩部最后阶段的运动是在作用力的作用下,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运动与所述配合支架相配合,以锁定所述门体和所述箱体。
可选地,所述开关门组件还包括锁定促使装置,配置成促使所述手持部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
可选地,所述开关门组件还包括转轴,所述把手绕所述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门体;所述锁定促使装置为扭簧,套装于所述转轴。
可选地,所述扭簧被布置成使得在所述门体与所述箱体锁定时,具有促使所述手持部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的扭转力。
可选地,所述配合支架包括安装于所述储物间室的一个侧向间室壁的内表面的固定板,以及从所述固定板的前竖向边缘垂直延伸出的孔板,所述孔板上开设有允许所述挂钩部插入的穿孔;
所述挂钩部包括从所述手持部向所述门体内侧延伸出的弧形连接板,以及形成于所述弧形连接板的内凹面的末端的楔形凸起或三角形凸起。
可选地,所述弧形连接板的内凹面朝向所述固定板。
可选地,所述手持部和所述挂钩部的连接处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门体。
可选地,所述手持部包括设置于所述门体外侧的拉手环,所述拉手环的内外轮廓均为梯形。
可选地,在所述门体与所述箱体锁定时,所述拉手环平行于所述门体的前表面。
可选地,所述把手安装于所述门体的打开侧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冰箱因为具有开关门组件,可通过把手转动,使把手上的挂钩部钩住箱体上的配合支架,或从配合支架上脱离,从而实现门体与箱体之间的锁定或者解除锁定,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且不需要在门的密封处使用磁条密封,减小了门封的由于热桥而导致的漏热量,进而避免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在开门时,仅仅通过拉动把手就可打开冰箱。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冰箱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中开关门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图3所示开关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5是图3所示开关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示意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662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